第56节

荀长至今深深记得,当年宴语凉新皇帝根基不稳、孤立无援时,亦曾诚恳地希望这位父皇旧部能留下辅佐他。

但那老东西老奸巨猾。

嘴上推说是多年风风雨雨、夹缝求存,如今先帝走了,着实害怕又被庄家和澹台家迫害。实则分明是不相信庶出的新皇帝能有本事翻天。

无论新皇帝怎么认真恳求,得到的答案永远是“臣老了,不想再过问这些事了”。

登门求了数次无果,宴语凉也只能放弃。

“即是如此,不能为我所用,我也绝不能容他投靠庄氏或澹台氏。”

于是一纸调令把老爷子贬出了京城,送去了鸟不生蛋的边关吃沙。

从此老爷子就在边关落户了。

直到后来两大世家相继没落,很多遭两家迫害的旧臣得以复职回京,宇化吉依旧被丢在边关。

所有人都以为,锦裕帝是在报复老东西当年不看好他、不肯辅佐他。

才会如此给他穿小鞋,一穿就是十几年。

很多当年的同僚旧臣偶尔茶余饭后,也会感叹一声,宇化吉还是颇有才华的,可惜当年没给陛下雪送炭,才会至今窝在大漠边关做一个小小太守,好不凄惨!

就连荀长之前也一直是这么认为。

直到今日看见老东西的戒指!!!

呵呵呵,呵呵呵。

老东西跟他交了底。原来这十年来,老东西表面是大夏边关太守,而其实一直是大夏西北情报官。

明面上,维持着颇有手段、维护边境平稳,但又见钱眼开、毁誉参半的边疆油腻老太守形象。

实则一直在皇帝的授意下监控北漠、刺探北漠情报。

并且,当贪官到处搜刮钱财也是有意为之。

这十年来,老爷子的雁过拔光政策不但将边关猫腻、各种利益链摸得一清二楚,还给国库偷偷输送了一笔又一笔银子!

整整十年,老臣宇化吉就这么在边疆勤勤恳恳地做他不为人知的国之栋梁。

也就在四个月前才出了问题。

皇帝重伤,京城情况不明,而偏偏宇化吉刺探到北漠情况有变,暗暗着急。

贺兰红珠太守不能擅离职守。

只能努力找个信得过的人把情报带回去。千挑万选选了几年前被贬大漠的荀长。

谁能想到,他送上门来递情报,荀长却乌龙地误以为他意图索贿。

还好各自有信物,也说开了,否则又差点自己人坑了自己人!

但这仔细想想怪谁,还不是又怪狗皇帝太狗了??

当夜,荀长夜宿宇府。

“宇大人可还知道另外四位情报官究竟是谁么?”

宇化吉:“哎,能勉强猜得八九不离十的也就只有荀大人您,毕竟荀大人当年常伴陛下左右。其他人啊,老臣也实在看不出来。”

荀长:“…………”搞了半天,他还是六人最容易暴露身份的那一个。

是,想想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