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不信,追问道:“那人既然要杀你, 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拿走你的剑鞘?”
闻衡低头想了想,道:“弟子闭气晕倒,对之后的事情一概不知,剑鞘之事也是听别人说的。但弟子斗胆猜测, 此人或许是故意为之, 以此嫁祸弟子,让掌门和师父怀疑我,来为自己争取逃跑时间。”
秦陵面露怀疑,冷冷地道:“花言巧语。你被救回来还不到半个时辰,却对答如流,编好了一套说辞, 焉知不是贼喊捉贼?”
闻衡心平气和地说:“师父明辨,如果弟子盗剑,我根本不会带着自己的剑去,也不会遗落剑鞘却无知无觉,更不会在盗剑之后还主动回来。弟子只听说了我的剑鞘在藏剑阁外,却不知详情。敢问师父,藏剑阁当夜可发生过打斗?打斗中可有人被打碎了剑鞘?弟子的剑鞘是昨夜被人击碎无误,其上痕迹清晰,仔细查验后可以为证。”
秦陵闻言默然不语,似乎被他说中了事实。闻衡又道:“此事之所以如此诡异,是其中有一桩巧合。倘若贼人杀了一个会武功的弟子,藏起尸体,再将剑鞘故意抛到藏剑阁外,这桩嫁祸便显得顺理成章;而本派若查不清楚这剑鞘来处,强留各派宾客,势必会遭人攻讦,最终迫于压力,不得不放他们离开,真正的盗剑贼正好借机浑水摸鱼,溜之大吉。”
“可他遇到的偏偏是我,弟子不会武功,根本没有盗剑的能耐,又有一点真气护体,侥幸未遭毒手。这样一来,误打误撞,却恰好破了这个圈套。”
他这番分析丝丝入扣,合情合理。秦陵思索片刻,也觉得有理,眉头终于稍解,叹道:“我最清楚你的身世来历,你在纯钧派三年,处世为人亦有目共睹。为师相信你不是那心怀鬼胎之辈,此事里你确实是无辜受冤了。”
闻衡神色舒缓,拜谢道:“幸得师父信任,允准弟子当面自辩,说清真相,弟子并没受什么冤屈。”
秦陵撇清了玉泉峰的干系,心情好多了,抬手示意闻衡站起来答话:“我方才听你的意思,是说盗剑人就在山上这些宾客之中,有什么证据?还是你同他交手时,看出了他的武功路数?”
闻衡一静,默了片刻,才道:“这正是此事最匪夷所思之处,弟子至今也没想明白。”
秦陵:“怎么说?”
闻衡道:“近日上山的宾客中,要么是江湖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要么是成群结队的各大门派,以前都与本派有交情,按理说应该是信得过的人,”他顿了一下,低声道,“可弟子昨晚交手的那个人,他所使的……是垂星宗的武功。”
秦陵心脏重重一蹦,险些没压住嗓门:“你可看清楚了,那确实是垂星宗的武功?”
闻衡明白他在担心什么,轻轻地叹了口气:“七十二路夺魂剑,弟子也希望是自己看错了。”
秦陵霍然起立,大步朝外走去:“马上跟我去见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