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当初之所以会设在驿站,便是觉得做官的读书人应该是素养是最好的,谁知道还是出了这么多问题。

所以驿馆才如此愤怒,深觉丢人。

魏霁跟驿馆一唱一和,被忽视的弓天逸不高兴了,可是又不敢说什么,便只好咳嗽一声,插话:“这图书室……可是书房?是有什么好书么?能吸引您去呢?”

这话是对着魏霁说的,倒是让驿馆心里怀疑起魏霁的身份。

京都来的两个官,其中一个倒是还好,客客气气的,只有这个隐士之流,许是被人捧习惯了,来了他们陵城还摆出一副你们这乡下地方的模样,让人见了心中不痛快。

能让这般的势利眼对人毕恭毕敬甚至为讨好,想来这位公子的身份也不简单。

他心里记下,然后开口道:“属官大人不知,折苍大人带来了一种新的文字,汉字。她著作了很多本书籍,都是用汉字写的,说是传家之宝,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写出来给大家看,要是有人能从中学到什么,造福百姓,便也是她的造化了。”

为了能知道那书里面写了什么,陵城又兴起了一阵学汉字的风,如今他也学着呢。还别说,只要学会了汉语拼音,带着一本字典,便能看懂所有的汉字,只是若是每个字都查,便看的非常慢,还是得要学会汉字才行。

而且汉字还在不断的增加,每次出来新的汉字,折苍大人都会整理好,让人贴在城楼处,还会让人编进汉语字典里面。

“书也不多,才二十多本,哎,一本大概印刷了一百本左右,本来是足够人来阅读的。”

因为图书室里面的书不能带出去,也不能给人抄录,所以很多人看了记下,带出去给别人看。可他们汉字还没有学会,还必须要有朝廷编制的人才能进去看,无形之中减慢了传播的速度,却也增加了神秘感。

魏霁就道:“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是我却心之神往,最是想看看里面那本唐诗宋词,那首李太白的将进酒,简直写进了我的心坎里面,还有辛弃疾那首醉里挑灯看剑,更是让我惦念了好几日,肉都吃不香了。”

驿馆便恨不得将魏霁引为知己,“我也是最喜欢这两首诗,也最喜欢他们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