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

陈茶的信件全是夸她的,下单的,应聘的。

村里接到的信都是怒骂指责的。

不止这样。

这则新闻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镇上把村长叫去狠狠批了一顿,撤了他的职。

公安部门专程抽了一队人来钱榆村给全村人民普及相关法律法规。

钱榆村的村民们最近过得是苦不堪言。

村里的大喇叭二十四小时不停歇地广播关于买卖妇女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间歇插播各地指责他们的来信。

最让他们受不了的是,钱榆村这三个字就像低人一等一样印在了每个村民头上。

他们去赶集,摊贩会坐地起价,明确表示轰人:不想买就走。

钱榆村的小伙本就娶妻难,现在更难了。连带姑娘们都受影响,有些许了婆家的都被退了婚。

唯一的例外就是程樘两口子。

他们也在钱榆村,过得却是另外一种生活。

镇上专门来人嘉奖他们,送了奖状和奖金。

那些获救婴儿和姑娘的家人们,也都纷纷寄来感谢信。

公安部门也专门嘉奖了他们的见义勇为,给他们颁发了奖状。

对比过于明显,以至于钱榆村现在两极分化极为严重。

比起村里其他人赶集买菜都要多花钱,陈茶则光荣多了。

买菜打折。

去城里买衣服打折。

就是去医院产检,医院都免除了检查费用,还给陈茶安排最好的医生。

……

总而言之,陈茶跟程樘就是行走的光荣,另类的英雄。

但是,陈茶和程樘还没来得及庆祝,各种甜蜜的负就担蜂拥而至。

首先,是工人问题。

他们家是需要工人是不错,可离家太远的来打工也不太方便。

再来北镇三千户都是一个装修模板,当然是熟练工效率更高也省心。

所以陈茶只能暂时挑一部分离钱榆村相对近一些村子的村民们,最好是去北镇顺路好接送的。

“要不,再从村里挑几个?”程樘建议,“毕竟他们跟着干了那么久都熟了。”

这真是客观建议,村里有几个工人从去年就跟着他干,业务确实很熟练了,根本不用盯着了。

陈茶不说话,明显还不愿意原谅他们。

这次若不是她跟程樘机灵,恰好有电视台采访他们,否则他们现在大约还住在那个满是粪便的院子里。说不定情况更糟糕。

程樘也恼村里人吓到陈茶了,这只是个旁观者立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