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面上带着浅笑,“总归是裴家人,日后他们不好过的时候,照看几分。”
裴殊的世子刚被废,徐氏也不好提立裴靖为世子的事儿,不过终归是早晚的事儿,再说裴靖争气。
徐嬷嬷带着恰到好处的笑,“三公子过惯了富贵日子,到庄子上也不知道受不受得了。”
一时硬气离开国公府,过几天再灰头土脸回来,那多丢人,徐嬷嬷总算知道自家夫人的用意所在了,把前头的账添上,顾氏才会心甘情愿还赌债,她嫁妆银子才多少,还完赌债就不剩什么了,而裴殊大手大脚惯了,几百两银子够干什么,能花几天,到时候日子过得差了,比较也就出来了。
到底谁该是世子,谁有能力。
徐氏轻声道:“他落到如今的田地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至于裴湘,徐氏更没放在心上过,过两年给她定门亲事,备上嫁妆,就能出门了。
还有顾氏……
顾筠跟着裴殊离开倒是出乎徐氏的意料。
她以为顾筠嫁给裴殊是看重英国公府和世子之位,如今裴殊世子之位都没了,顾筠竟然能硬生生站在他身侧。
徐氏原本打算着,裴殊世子之位被废,顾筠要与他和离,这一遭接着一遭,兴许人受不住大病一场直接去了。
未成想顾筠愿意跟着他一起离开。
也罢,左右是个十几岁的姑娘,能翻出什么风浪。
尘埃落定,她也该松快几日。
马车驶了一个多时辰,顶着浓浓夜色,终于到了庄子上。
庄户有三户人家,三十几口人,负责每年春种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