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理由?”皇帝复述韩王的观点,“你五弟说的不错,此时不追击羌人,岂不是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卷土重来?”

太子道:“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因此,兵法的至高境界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父皇之所以害怕他们卷土重来,是因为父皇知道羌人勇猛剽悍,不宜对付,他们是有血性的一族,对他们赶尽杀绝,只会适得其反,让一向四分五裂的羌族部落同仇敌忾,一旦结成同盟得到反扑机会,势必拼死搏斗,我大越未必有胜算,双方争战无休无止,徒让边境的百姓遭殃。故应派出使臣与之谈判,劝其归顺。”

还以为有什么切实可行的举措,说了一堆不过还是绣花枕头。韩王心里不屑。”

“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也看有什么条件。”褚厉先反驳了太子一句,回答皇帝,“但此时,儿臣赞同三哥之见。不过儿臣以为不宜派出使臣谈判,应该增兵。”

殿里包括皇帝在内的三人不解。皇帝浓眉紧皱,追问:“秦王既赞同太子之见,又为何建议增兵啊?”

第28章 “夫君……”

褚厉回答:“增兵的目的不在于打仗, 而是让他们在边境暂且安居下来,不主动进犯,一边戍守边境, 一边屯田开荒。羌人见我大越边境日日有重兵把守,则不敢轻举妄动,而我军屯田开荒,可节省军费开支、解决粮食不足的难题,亦向羌人表明我大越做的是长期戍边打持久战的准备。羌人生产落后,势必羡慕我军粮食收获,长此以往,不战自溃,必生求和之心。”

皇帝大笑, 对褚殷道:“朕没想到,韩王没带过兵,也有上战场杀敌的勇气。”接着看向褚荀:“太子所言,乃是仁君所想。”

最后看着褚厉:“秦王所言,深得朕心,就依秦王所言。”挥手示意三人散去。

太子忍不住去打量褚厉。

褚厉回扫了一眼太子, 转身走出殿外。

太后前不久出面帮着解除了褚厉和孙小姐的婚约, 今日是大年初一,褚厉径直去向清宁宫探望这位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