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节

“那一户人家中多了一百两银子,可都是寻常白银,看不出来历。”

谢延垂眸,手指紧紧攥着。

殿内安静得只剩下两侧的香炉散发出袅袅桃花香,半侧床沿的光落在谢延脸上,晕开一道道光晕,却并未融化他眉眼间的冷色。

他不笑时,总是格外严肃,眉心三道浅浅折痕,丝毫没有孩子的稚气。

“谢病春。”他轻声念了一声,带着无尽杀气,“脏了娘娘的裙摆。”

绥阳心中一个激灵,好一会儿才故作惊疑地轻声反驳道:“此事颇有疑窦,未必是掌印的作为。”

谢延冷笑一声,面容冷厉:“自然不是他,他不敢。只是郑樊当真以为朕是先帝吗,任由他摆布。”

他脸上露出浓重的煞气,稚嫩的眉眼露出冰冷血色。

“朕和他说过,娘娘应该名留青史,所以身上不该有污点。”

“他竟敢……”谢延咬牙切齿地说着,“朝堂纷争拉娘娘下水。”

“让郑樊滚进宫来。”他把手边的折子悉数扫落在地上,一字一字说道。

“是。”绥阳行礼。

“此事不可让娘娘知道。”临出门,背后传来万岁冷静的声音。

“万岁。”门口,传来侍卫气喘吁吁的声音。

与此同时,一阵沉闷的鼓声自耳边自远而近逐渐清晰传来。

敲鼓之人力气逐渐变大,到最后几乎是一声接着一声,密集到近乎令人心跳加快,震得屋檐两侧的避风铃都在微微振动。

“怎么回事?”

绥阳急声问道:“是谁又敲响陈情鼓。”

“有一个男子自称钱若清,乃是当年浙直总督钱森的独子,手中有当年郑樊在钱塘搜刮百姓,秘密交付给西南都指挥佥事赵传,让其冒充义军,嫁祸宁王。”

绥阳一愣,扭头去看万岁。

万岁脸上近乎平静。

就在此时,原本已经消停的鼓声,再一次响起。

绥阳一颗心不知为何开始加快,咽了咽口水。

“万岁。”

另有侍卫匆匆而来,跪在地上,声音都在颤抖。

“安相,安相穿着白衣敲响陈情鼓,请万岁彻查宁王一案。”

后世史书记载,雍兴二年春,三月而陈情三次,宁王案起,血流成河,朝野焕然。

作者有话要说:  每次一去医院就头疼,到底什么毛病,绝望

第89章

郑樊入宫时像是早已预料到这一切,看到殿下下跪两人时神色不变,只是行礼后也跟着跪在下面。

虎首拐杖倒放在地上,栩栩如生的眼睛怒目圆睁,看向雕梁画柱的穹顶,不威自怒。

谢延脸上早已没有喜怒,只剩下诡异的平静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