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一年做方案,一年做可行性研究,一年编出了最后的报告。

这之后,就是三年的空置。

桥,能修吗?林铸江和这里的每个人,都能拍着胸脯保证,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只要让他们修,给他们足够的资金和材料,就一定能修出来!

但是,没有。

没有资金,没有材料,终于,三年后方案报上去了,一个月后,上面批示:原则上同意,但要认真进行调查,做好技术经济论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再上报。

众所周知,任何一件事加上“原则上”这三个字,那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上面也比谁都迫切地想看到跨江大桥的出现,沪城的开发和经济等不了了。

但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这两座大山,将项目组心里的开工时间一再拖延。

甚至,还发生了后面的轮渡口踩踏事故,伤亡惨烈。

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设计院的同事偶尔会把编制的方案拿出来,会继续收集浦江的数据,而林铸江则奔赴华国各地,修建各种挑战华国桥梁技术难题的大桥,为自己心里的那座梦之桥做各种技术实验。

甚至,因为日方的高昂报价,沪城也在自己拼命地研究修桥钢索。在不久前,一位同志成功克服了众多的困难,将两根十米长的样品样品钢索制造了出来!

这之后,新的工厂建了起来,利用进口的材料,跨桥钢索正在紧急的研制当中,再有两个月,如果工厂钢索试制成功,可以使用,他们就无需高价去购买日方的钢索,实现钢索国产化!

沪城本身,也没有放弃这座桥,没有钱,就贷款!接触各个世界银行,到处寻找资金,借钱,也要修桥!

常奉献明白了,如果资金能解决,那只有一个可能——“贷款批了?!”

“有很大进展!”

林铸江顿了顿,道,“亚洲开发银行同意给我们贷款修桥。”

“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