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在曾淑此次省下的三千两银中,就有五百两是从大厨房那儿俭省下来的,而能做到这个地步,耿管事功不可没。
她办事既然如此得力,那曾淑也就不惜嘉奖了。
“就按照嬷嬷的意思。”
曾淑道:“另外再给这个月红赏一份丰厚的嫁妆,等他们成亲的时候,还得劳烦你过去喝一杯喜酒,撑一撑场面。”
“这是应该的,”郭嬷嬷笑道:“这个大厨房的杨管事,近来可谓是小动作不断,但都没有闹到您的跟前来,可见这个耿管事暗地里出了不少力气。”
“相比之下,茶房那头就不一样了,一个月过去了都平静得很,汤管事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和马管事商议,俨然是一副要养老的架势了。”
这汤管事竟胆小成这样,曾淑忍不住发笑,“原来是这样啊,那就随她吧,府里也不是养不起一两个闲人。”
郭嬷嬷记下了。
“还有一个是侯爷身边的邬荣,”郭嬷嬷用有些伤感的语气说道:“这孩子是和侯爷一起长大的,同龄的亲卫里头,要么这些年陆陆续续成了亲。要么就是在三年前,为了保护侯爷通通战死了。”
“老身记得他们家原先是两兄弟的,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大的,可惜的是那个大的三年前没有回来,连个后也没留下。”
“这一次邬荣娶妻,邬家的人说但凭夫人做主。”
郭嬷嬷迟疑了一下,但还是补充道:“但老身瞧着,却不是这个意思,他们家怕是想要求娶您身边亲近的人。”
“不知夫人您的意思……”
曾淑身边亲近的人也就是侍书或者侍墨了,这个事情她已经知道了,但还拿不定主意。她把手上的名册翻过去一页,道:“这件事,我会仔细斟酌的。”
郭嬷嬷听到这话后就明白了。
而在门外站着的晴雁和晴娟,冷不丁的听到了这么一件事,这气氛顿时就有些不对。晴娟看着晴雁突然低下去的脸有些后悔刚刚干嘛不直接敲门进去,害得这会儿就有些不上不下了。
不过这可不是迟疑的时候。
两个人的倒影已经被屋里头的人发现了,郭嬷嬷皱眉道:“谁在外头?”
“嬷嬷,是我和晴娟。”
快速回过神来的晴雁拉着晴娟走了进去,先是冲着曾淑行了一礼,然后才道:“夫人,嬷嬷,晴娟她有话要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