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曾家就急急忙忙地给他议亲,当时曾淑和侯府的事情已经传开了,明里暗里的是有许多人家递橄榄枝,门槛都要被媒婆踏破了,但那些姑娘们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是。
有的仔细打探发现不合适,而有的都轮不到仔细打探,一眼就能瞧出不对劲来。
那个时候曾淑时常被母亲田氏和祖母带在身边,说是让她多长些见识,所以这件事她是全程参与的。
如今只要稍稍回想,便都记了起来。
……
母女两个你来我往的争执了一番,田氏终于泄气了,但依旧是有些不甘心,抱怨道:“那你祖母也不能这样啊!我也不是那种不听劝的人,既然这些姑娘不好,我再找好的也就是了。”
“她怎么,她怎么就撇开我自个儿找了呢?!”
田氏自诩也不是那蛮不讲理的人,若是知道了自己找的这些姑娘这不好那不好的,那定是会再找的,怎么的,怎么的……
其实说到底,她还是对自己不能做主感到气愤罢了。
“娘……”
曾淑见母亲没那么生气了,就搂着她的肩膀安慰道:“这件事其实也是巧合,祖母她老人家是没有瞒着您的意思的,就是凑巧了。”
“您也知道,祖母和唐老太太是旧识,后来啊,唐老大人外放,她们两个人这便断了联系。去年唐大人回京任职,唐老太太和祖母才重新联系上的。”
“那一回,唐老太太带着儿媳、孙媳、孙女们来给祖母贺寿,也是二哥和唐三姑娘的缘分深,您一眼就瞧上了,于是才有了这么一门婚事。”
“所以啊,其实二嫂还是您挑选的。”
田氏也不傻,当即反问道:“那为何后来又一直瞒着我呢?你二哥和唐三姑娘定亲也有大半年了吧,怎么我今日才知道她们是旧识啊?”
这不是怕她娘知道了会像今日一样生气嘛。
不过曾淑心里虽然这样想,但嘴里却说道:“这当然是因为之前一直没想起来啊,这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田氏撇过脸,别扭地哼了一声。
曾淑见状知道她这是气消了,心下暗喜,拍了拍母亲的背脊柔声道:“娘,您不生气了吧?”
田氏斜眼,“我生气如何?不生气又如何?”
“娘您可别生气啊!”
曾淑挽着她的手,讨好地笑着:“您一生气啊,我这心里头就没底。唐家可是一门好亲啊,唐大人年轻有为,比爹还小一些便是礼部主事了,他的两个儿子也都考中了秀才,唐三姑娘更是秀外慧中,侯爷也说好。”
田氏来了兴致,疑问道:“侯爷也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