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稍后,她跟据大家的学习情况整理出一个学习方案,每天学什么掌握多少都在上面列好,只要在考试前这个月真正跟着学进去,不怕考试时肚里没货。

其实就相当于办了个考前突击班,临时抱佛脚,魔鬼训练一个月加大考上的几率。

村民们慢慢都知道了,有想法的人家想通过大队长家把自家孩子塞进来,王大妮也想让柳和平跟着学一学。

在此紧要关头,知青们根本不想让外人进来添乱子,但是考试的证明什么的还要依靠队上解决,得罪了村里人,万一政审那里不通过,即使考上了也上不了。

学习小组里的人商量过后,把想要进来一起学习的人筛选一番,基础好的就跟着知青一块,基础差的另外组成一个小组,按照不同的学习计划来。

这样安排之后,村里人很满意,知青们也没被打扰太多时间,养殖处的日子继续恢复到紧锣密鼓的复习之中。

相比于临河村知青的一片安静,齐心协力用功做复习备考,王晓红他们村里的知青就闹翻了天。

长河大队的知青早前有吃不了苦的,就找村里人依附,后来的有样学样,来到后大都落地生根,和当地人结婚生子了,现在高考恢复,还没考就已经有人开始闹着要离婚。

当地农家当然不愿意,这个时候离婚不是啥光彩的事,知青丈夫/媳妇离婚走了,家里的大人孩子咋办,他们肯定不愿意放人走的。

有那精明的,把证明骗到手,直接跑回城里备考去了,根本不管离不离。

在那些人看来,反正农村结婚只是摆上几桌酒席,结婚证都没领的人家多的是。等到跑回城里考上了大学,谁还会知道他们的过往,该怎么嫁娶还怎么嫁娶。

也有知恩图报的,想着先考上大学回城,到时稳住脚跟就拉拔另一半和孩子去城里过活。

方卫东他们听到王晓红对自己村里知青的吐槽和八卦,很是庆幸知青院有陈中华管着。

他们都以老大哥为榜样,固守原则,艰苦奋斗,从没想过走捷径找个当地的结婚过清闲日子,一心想着回城。

所以,现在才没那么多麻烦缠身,不然被那么一搅合,谁还有闲空和精力仔细复习,到时候考不考得上都难说。

如此一来,知青们复习更用功了,课本不离手,做梦都想着习题解答,简直快疯魔了一般。

江秋月按部就班地执行着自己的学习计划,没有像他们那般拼命,有空了就听听八卦,让脑袋休息一下。

等彭敬业有时间过来,两人就出去约个会,去国营饭店吃顿饭打打牙祭,或者到山上趁着秋季寻摸些山珍猎物之类的,回来熬汤做菜补身子。

腻在一块的时间没有以前多,感情却越来越浓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