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一来二去,竟病了一个月。

但因为他安分了一个月,且确确实实是生了场大病,崇仁帝便也没再追究他的过错。

淮安府这边,洪水退去已有三月。受到涝灾影响,不少农田损毁,但幸得巡抚夫人慷慨赈灾,开放自己名下的几座粮店,又将米粮的售卖渠道引往淮安,如此一来淮安府,倒没因为这次涝灾生出什么乱子。

不过这终究不是什么长远之策,要想恢复平静,还是需要百姓重新耕耘,重事农桑。

好在刘紊罪证确凿,抄家之后囤居的良田重新分布,不少百姓还多得了些田地。有了这些东西的激励,收成因涝灾毁于一旦的百姓,不仅没有丧气,反倒干劲满满,期待着来年春耕。

这些,还得归功于赴任淮安巡抚的纪旻叙夫妇。

这些事情,也被一一如实上奏。

预计年尾之前,江舒宁便能跟着纪旻叙一道回到京师了。

说起来,原本搜集罪证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能够这样快做到,还是多亏了淮安知府高大人的倾力帮助。

纪旻叙也借此机会,将高尹贪而未用的银两,尽数充公,替高尹将功劳上报,功大于过,反倒得了一次调任的机会。

高尹得知消息,感动得泣涕涟涟。

他辛苦经营近十年,总算得到了调回京师的机会。

说起来,还得多谢他老师给自己引了一条明路。虽说这过程中他也心惊胆战,生怕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但总归结果是好的。

可淮安府其他官员就没有高尹这样好运了。贪得的钱财充公不说,还落了个贬职的走向,辛苦数年,到头来一切都成空。

不过也因为歪风邪气得到了肃清,如今的淮安府官场一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