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得他出去喝了一阵子闷酒,这才结识了镇上的第一位倒爷黄克俭。
黄克俭是镇长黄克勤的亲兄弟,对于政策方面的事情知道得比较清楚,所以上面一旦松开了口子,他就开始动脑筋了。
包产到户,改革开放,价格双轨制。
这些都成了黄克俭反复琢磨的事儿,后来他一拍大腿,出去干起了倒买倒卖的行当,不出三个月,成了镇上第一个万元户。
农村人乡土情结重,赚了钱想的不是去城里买房子,而是先在老家盖栋好房子,所以要请手艺好的泥瓦匠来干活。
加上两人又是酒友,一来二去,便成了知己。
房子一盖完,黄克俭就带着祝大山去做倒爷。
扬江镇盛产银杏和竹子,虽然这年头银杏深加工没做起来,但只是单纯的倒卖银杏果也能挣不少。
而竹子都被劈做竹篾,做了篮子筐子椅子凳子,这东西,从手艺好的工匠手里一出来,可一点都不比工厂流水线上的东西差。
而且竹篾制品结实,耐造,城里人也爱用。
祝大山便和黄克俭分工合作,哥俩一个倒卖银杏果,一个倒卖竹篾制品,很快都富得流油。
祝家也因此成为了碧水村第一个盖起了小洋房的人家。
祝家人在村里走路,谁看了不是满脸堆笑?
祝大山一时间成为了比村支书更受追捧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