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复读人生 十三弦声 851 字 3个月前

无论哪一条,对十六岁的宋君白来说,都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好在还有至少一年的时间。

宋君白没有低落太久,趁着最后两天,决定去办另一件事。

读大学的时候,她曾经遇到过一位恩师,在她经济最困难的时候给过她很大的帮助和鼓励。恩师夫妇二人琴瑟和谐数十年,唯一的遗憾就是因为身体原因,没有能够要上孩子。

之后宋君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遵从恩师的心愿继续深造,深感无颜面对,几年都没回去看望两人,后来她在工作上小有成就,才鼓足勇气去看望二老,二老不仅没有责怪她,反而心疼得要命,当知道她在努力攒钱还婆家的巨额彩礼钱的时候,二老差点决定卖房帮她。

她当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恩惠,好说歹说才打消了他们的念头,之后又偶然得知,在她不在的这几年里,两人曾经遇到过一个很合缘的孩子,领养手续到了最后一步,却没想到被亲生父母接走了。

她看过恩师两口子和那孩子的合照,那孩子十岁出头,瘦骨伶仃的,眼睛又大又黑,看着镜头的时候眼神很冷,但看着师母的时候,却是满眼濡慕。

是个好孩子,就是命太苦了,恩师说,这孩子先前遇到的领养家庭都不是什么好人,有家暴的,有领养小孩就为了伺候自家小孩的,见这孩子脾气又倔又独,最后便都选择了退养。

宋母有做公益的习惯,年年会给孤儿院和老人院捐赠,宋君白便寻了个借口拉上宋母去了记忆中恩师提过的孤儿院。

宋母和王院长聊捐赠明细的时候,宋君白便自己一个人在园中四处走动。

孤儿院的孩子们和普通的小孩不同,他们早早地知道了讨好成年人,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生活和更多的资源,外人在时,他们往往能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懂事和聪慧,而他们真实的性格和心性,或许只有朝夕相处的同伴才知晓一二。

宋君白的年纪太小了,并不在这些孩子们讨好的目标之中,她一路走过去,这些小孩子几乎没人搭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