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里小六百张嘴,做啥玩意儿都得走量,说是自己产出自己消化,一次性做红薯粉也得按万斤计算……好在这玩意儿亩产喜人,就算只种了三百亩地年产量也有一百几十万斤,可以随便祸祸。
要磨碎这么多的红薯可不是轻省活,跑进跑出的硬是把大伙儿给折腾出一身的汗,天擦黑时才搞定。
接下来么,就是把磨碎的红薯中的淀粉过滤出来,最简单的办法是用纱布兜着用水冲,滤剩下的红薯碎块当晚上就煮红薯大米小麦粥……
淀粉水装入容器静置一夜,沉淀到底部,将表面的水倒掉、淀粉铲出来装筐或者簸箕放在各个房间的炕上烘干,干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做红薯粉了。
嗯……这期间萧云截留了一部分烘干的红薯淀粉,放到一边留着做糖。
红薯淀粉加水和成面糊状,装入底部刺出圆形孔洞的瓢状容器内,拿着容器站在烧着开水的大灶旁,一手拿瓢,一手捶打,瓢中的淀粉面糊受力从孔洞中如线状滑下、落入滚水中烫熟,煮成深红色;再将煮熟的粉丝捞出,放入带冰块的雪水(清水也行)中冷却,挂起来晾干……齐活。
当然,不能晾到室外去,雪还在下呢,也不能凉在烧炕的室内,那样的话粉丝会粘连在一起,变成粉团;思来想去,萧云索性把晾粉丝的架子先推到屋后避风处冻得根根分明,又移到没烧炕的屋子里,开了门吹风阴干……偶有粘连的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大差不离就行。
第一场雪下了一周还没停,萧云也带着人消耗了十几万斤红薯,做出来两万多斤红薯粉……粉丝还在晾大家暂时没吃到,红薯碎煮的粥倒是把大伙儿腻得够呛,又舍不得拿去喂猪,食堂不得不开发出裹面团油炸、压制成饼或烤或煎等方式来消耗……
而在红薯粉晾干之前呢,萧云也麻溜地把红薯粉糖做了出来……制作方式等同于麦芽糖,温室里发出的新鲜二叶麦芽切碎,红薯淀粉以1:1.5的比例用水调开,再按十比一的比例兑入切碎的新鲜麦芽,倒入四~五倍的水中彻底煮熟透。
煮熟后的薯粉麦芽乳退火降温至50摄氏度左右,再加入比例与调和时相等的新鲜麦芽碎,静置两小时后表层出现清水,再烧火煮开,用布过滤,滤出液即为糖液;将糖液大火烧开、四小时左右烧干水分,所得极为糖。
红薯淀粉做的麦芽糖有个好处是,烧干水分后可以成型为半固体,不是容易变质的液体状;并且可以在原糖基础上再次加工,比如将糖液烧开冷却到不烫手后加入熟豆粉或陈皮粉,用圆棒沾起拉扯,如拉面一样将糖体拉成白色、用刀切断,就是白色的糖块,将糖体拉成丝,就是糖丝。
还可以加入与糖液等重的炒米花、炒大豆、炒松子、果干果脯等,用木板压平了切块,就是切……呃……嗯……
“切糕应该不是这么做的,还是叫切糖。”萧云看了看手中巴掌大的切糖,给脑中刚冒出来的名儿雷了一下,顺手把切糖递给在旁边等得口水哗啦的牛角。
牛角双手接过加了松子炒豆、炒米花、果干压制切块的切糖,咽了下口水,把糖放到案板上,用刀切下一个角丢到口中美美地含着,大块的糖则是揣到了腰带上的树皮口袋里。
“留着以后吃?”萧云给他这模样逗乐了。
“给球球留一点。”牛角幸福地鼓着腮帮子,很自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