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经历让赵达有些矛盾, 一边带着赵安在爷爷奶奶院子周围玩,炫耀着自己对农村一切的熟悉, 一边询问着赵安蓉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流露出对于大城市的向往。
赵达和赵兴家没有电视, 农村里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没有。赵达对于大城市的了解都是来自于偶尔在小镇上播放的电影和学校的书本, 所以蓉城在他们眼中那就是特别现代、高级的大城市。
他们两不时问赵安一些关于蓉城的事情, 尤其是赵达。他原本以为赵安一个小学生, 对于蓉城的了解仅限于小学而已, 但是当听到赵安说起蓉城的电梯、水泥路、商场……这些都是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东西。兄弟完全被赵安口中繁荣的蓉城吸引了。
看到自己表兄表弟的神情, 赵安不由想起了自己上辈子第一次在商场看到自动扶梯的样子。一个人在自动扶梯上不停上下就能玩半个小时, 那是对于新世界的向往。
所以赵安毫无保留给他们讲述着蓉城的生活, 不仅仅是说着现阶段蓉城的市貌,同时也根据自己对于蓉城以及其他大城市的了解,稍微描述着未来的可能性。
比如越修越高的楼房、越来越多的汽车甚至是衣着、电话、大哥大等等新奇事物的出现。
哪怕在赵达看来自己十一岁表弟的描述或许有夸大的成分,但即便如此他也能感受到城市与农村日益明显的差距。
赵达明年就要满十六岁了, 在镇中学读书。他的成绩并不好,就算考上高中,也不可能考上大学。
最近赵大伯和大伯母已经在讨论赵达回家帮忙务农的事情了,但是赵达自己并不愿意。整个下东村就一两百人,每天见到的就是那些街朋邻居,赵达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而赵兴不过才八岁,他对于赵安所说的一切都毫无怀疑,在他的心中蓉城就是一个满是摩天大厦的现代都市,那里什么都是最好的。
两兄弟愿意相信赵安还有一个原因,明明只有半年不见,但是他们感觉到赵安身上有一种他们说不清道特殊的气质,哪怕在村里官最大的村支书上也没有看到过的自信。就像他们平时看的坝坝电影[1]里那些明星有一种优雅的气质。
自己的弟弟/哥哥去了蓉城半年,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那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呢?
赵安恐怕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无心之言会对自己的表兄表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而且还来得那么快……
不过就算赵安知道这一切,他也会赞成他们的想法。
虽然赵安不会歧视农民,但事实确实华夏未来几十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的发展机会、生活条件远逊于城市。
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农民愿意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然后在城市里做一名连房屋都没有的体力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