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要给秦王世子立功的机会呢,毕竟那是殿下的兄长。”有人道,“大舅子嘛,自然亲近几分。”
“秦王世子,不是早就立下不少功了么,听闻他年少时就有过带兵追击敌军的事迹。”
这些兵部尚书最清楚:“那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我现在还记得,以前秦王每次入京,都要说他有两个好儿子,给我气得……”
他说着说着,忽然停了下来。
多年以前,是指秦王妃还在的那几年,秦王每次入京,都要炫耀一下自己有两个优秀的儿子,再顺带说说边境的状况。
后来秦王妃没了,祝广再入京,便颓丧了很多,他们和他打趣,他也只是摆手,说幸好大儿子接了世子之位,他才能空闲下来。
祝广没有再提过小儿子如何如何优秀了。
再后来,就是祝斯宁骄纵蛮横的名声从遥远的边境传入京内,帝后大婚了。
“以往殿下都是去往藏书楼,听说看的也都是话本小说,没想到还能有这番言论。”
兵部尚书摇头,没有同意一个年轻臣子的说法。因为他陡然想起,秦王妃没的那年,祝广回京与他们喝酒时说过,小儿子最像他,大儿子看着稳重,但有时候过于冒进了,有时候又过于优柔谨慎。
那时,祝广是带着叹息说这句话的。
同出一母,祝广更偏爱小儿子,可惜却不能为他请封世子,最后还要将他送入宫。
被祝广看好的祝斯宁,最后呈现给众人的,却反而是一无所长的废物面貌。
现在还行动困难要靠轮椅……
朝中几个老臣想起往事,皆是默然。
“秦王主战,才是理所当然的。”户部尚书长叹一声,“秦王妃没了那年,就是秦王以军功为祝修永请封世子的那年,秦王看着都老了不少。”
秦王妃好端端的忽然就没了,原先还满口夸赞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的小儿子,忽然就绝口不提了,要说其中没点隐秘,那才是怪事呢。
萧逸明跟在几个老大人的后头,听了半天,没听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户部尚书一句话倒点醒他了。
——秦王手中无兵,祝斯宁拿什么在皇宫立足,他当然要主战。
=========
宫人关了议事殿的门后,宗启颢接过宫人带来的食盒,却不急着吃,而是放到一边,悬腕提笔。
隔得有些远,祝斯宁不知道他在写什么。
“陛下,他们都走了,你不饿吗?”
“要吃的,阿宁你等下。”宗启颢觉得仅仅根据前世所知道的做计划还不够,他还要再完善一下,做些别的准备。
祝斯宁提醒道:“东西很快就要冷了,就不好吃了。”
宗启颢放下笔,揉了揉手腕:“已经好了,阿宁别急。”
他将写好的计划拿给祝斯宁:“阿宁看看如何,看看有什么要补充的。”
“我看这个做什么?我又不懂。”祝斯宁不接。
“阿宁真的不懂吗?”宗启颢似笑非笑,“不懂也试着看看如何?”
“其实你给大哥看会更好些。”
祝斯宁说是这么说,还是接过手看了起来。
宗启颢则趁这段时间,将食盒里的东西都吃完:“还有些剩的,阿宁饿么?”
祝斯宁看得认真:“不饿,我吃完了才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