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如此一来,风言风语四处卷起,民间甚至有野卦算出紫微星即将陨落,有狼星取而代之,结合楚昭游称病不朝的消息,可信度大大提升。

萧蘅问心无愧, 不惧流言,但流言暗含诅咒楚昭游的意思,他不得不在意,一边出手压下流言, 一边从源头消除。

隔日,宣政殿上, 百官三呼万岁时, 从来站着的摄政王居然撩袍下跪, 惊了满殿文武和上面的天子。

楚昭游毯子差点掉地上,声音有些不稳:“众、众爱卿平身。”

他愣愣看着玉阶下的摄政王,一身蟒袍, 双膝屈下, 脊梁挺直, 任谁看了都要说一声忠正耿直, 国之栋梁。

以往他侧身站着, 漠然地看着众大臣行礼,如今宣政殿上少了一个伫立挺拔的身影,齐齐跪下一片,外面的天光少了遮挡的孤影,似乎也照得更深,殿上的龙椅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天子威严,照拂四海。

楚昭游眼眶有些酸涩,外面的天光还是太亮了,摄政王还是站着替朕挡一挡比较好。

萧蘅早朝说了至少二十次“臣”,大臣们从最初的战战兢兢,震惊骇然,到最后的坦然接受渐渐麻木,因为他们发现,摄政王一开始明显是说给他们听,传达不篡位的决心,后来就只盯着小皇帝喊了。

陛下可能跟他们一样不习惯,脸都被喊红了,想想也是,如此雄韬伟略之人俯首称臣,归还江山,哪个皇帝听了不激动?

要不是阵营不对,他们都替小皇帝泪流满面。

楚昭游指甲抠着龙椅扶手上的金鳞,整个早朝除了摄政王那一句句“臣“,什么都没听下去。

有些人嘴上称臣,眼神却想上朕!

楚昭游目光游荡,脸颊悄悄红了。

某些人真不要脸。

下朝后,等宣政殿人走空,萧蘅上去帮楚昭游收起毛毯,披在手臂上,扶起楚昭游:“委屈陛下了。”

楚昭游:“不妨事,你不用扶,我走得动,还能跑。”

萧蘅板着脸:“不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