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发现刘爹居然在教村里的孩子读书,奇怪地问前几天怎么没见到,刘爹说道:“你一直病着,况且只是教他们识字,并不是要考取功名,所以五天教半日,农忙时歇息,冬月里三天教半日。”
作者有话要说:呵呵,多谢大家愿意看我的啰嗦话。
20
20、酱油 ...
过了三日,陈进的肩膀血痂退了,只剩下隐隐的白印,经过周大夫一再复诊外加一再保证,刘爹才相信陈进确实已经好了,也没有后遗症,所以刘爹又和陈进进了城,拿了花农的干辣椒,在他的一再推辞下留下十五文钱,干辣椒足足有三四斤,后来还有别的花农听说干辣椒居然可以卖钱,也拿了卖给陈进,最后陈进攒了许多,足够他吃用的。
买了一些蔬菜,经过上次秀秀的事,陈进觉得不能太扎眼,钱是自己的自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是没有错,可是不能让老爹为难,自己一直这么穷讲究下去,估计老爹会被人说闲话,所以这一次少少买了一些,最后买了几个小瓮,他要做酱油。
井已经挖好了,陈进觉得酱油的事情要提到日程上来了,没办法,他实在接受不了白生生没有酱油鲜香的菜。上次到集市上买的蔬菜已经吃完了,前两天都是吃白菜,白菜是个好东西,营养丰富,价廉物美,只要不是天天吃,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做法也多,老厨白菜,猪肉白菜炖粉条,醋溜白菜等等等等,可以做泡菜,可以凉拌,总之几乎所有的做饭都可以,可是其中一多半是用到酱油的,
酱油这个东西平时虽然不觉得有什么,真要缺少了还不行,尤其是陈进这种吃惯了大酱大料的人,生活都因为没有它失色很多。
回家后经过刘爹批准(只要陈进一说能做出更好吃的饭菜,刘爹就缴械投降),陈进就开始着手准备。开始陈进也犹豫,这可是很奢侈的行为,要是有人拿出来说事儿就不好了,刘爹倒不在乎,还劝陈进说:“我已经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捐献出去了,问心无愧。”
身为有名的膏药编辑(哪个专栏缺人就贴到哪里),陈进经常负责美食这一块,隐约记得自制酱油好像需要面粉麦麸大豆和盐,但是成份各式多少就不记得了,他又不是神童能过目不忘,要是早知道要穿越,就好好学学化工了。
大豆需要熟的,是炒熟还是蒸熟?最后回忆半天外加分析,决定用蒸的,酱油是液体,主要成分是水,要是炒熟未免太干了。
要做出酱油就必须先要制曲,把大豆择去有黑点的,洗干净,泡一上午,用笼屉蒸了两个时辰,陈进怕火候不够,还在锅里焖了一晚,第二天取出来,和面粉麦麸盐混匀。陈进不记得比例,就自己根据模糊地记忆琢磨了几个比例调匀,仔细做了记录。
将混匀的料□在空气里,所谓的曲就是真菌,在空气中存在,现在已经提供了养料,就等它们来入住了。等了七八天,才出现了细细的菌丝,一拍打有粉尘四散,曲就制成了。陈进对比一下,发现按照黄豆:面粉:麦麸=10:2:1的比例产生的曲块菌丝最多最好,就用这种比例作为配方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陈进自己装订了一个记录本,把结果记在上面,过程另用本子记着,按照这个比例陈进又做了二十斤曲,现在做一次至少要吃到明年春里,做少了怕不够。
曲制好了,下一步就是发酵,把曲跟适当浓度的盐水大约1:1的比例掺匀,和刘爹以前晒干的蘑菇一起装到四个小瓮里,只要在以后的时间里不定时搅搅,春节前之前总能吃上酱油。
刘爹和周大夫全程参观,觉得很不可思议,听陈进描述的,应该是很好的东西,可以让饭菜更加鲜香,可是就是这种发霉了的东西做出来的?那得是什么味道啊,不过,刘爹现在对陈进有种盲目的信任,接过了搅酱油坛子的任务,而且忠实执行。
陈进觉得要是能做豆瓣酱就好了,可是季节不对,一般豆瓣酱要在七八月份做,发酵环境需要湿热,临近冬天,能做出酱油就算自己走运了,所以也不能奢求,谁让自己穿越的时间不好呢。
这么忙忙碌碌,半个月就过去了,陈进看了看自己的葡萄苗,原来破布一样的叶子已经落光,绿色的茎也变成了褐色,不知道还活着没有,挖道沟把两棵苗子都埋起来,是不是活着只能看明年春天了,辣椒也摘下来晒干,种子保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