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心柿当然是要脱涩,用白酒抹一遍,或是用温水泡,都可以,这种柿子香脆可口,有不同的味道。
还有水果柿子,不过我不太喜欢吃,总觉得好像味道不太够。
其实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柿子是在山里,有一年入冬我去亲戚家玩,那家包了个山头,山上种着柿子核桃等等,还有超级好吃的黄金梨大葡萄,不过我去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山果都收了,只有在柿子树上还零星挂着几个柿子,那家的叔叔带着我们几个孩子一起去摘柿子,被霜打过的柿子挂在枝头像个红色的灯笼,映着初冬的阳光好像有些琉璃的感觉。叔叔爬树给我们摘下来,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一把麦秸做的习惯,插在柿子里就可以把里面的汤汁吸完,甚至种子附近的硬块都可以吸出来,真正甜似蜜。
后来那家叔叔没有再承包山头,我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柿子了,无限回忆ING。
57
57、改造完毕 ...
吃过卤鸡陈进不能不承认,人家专门做的比自己强多了,蔡川做的卤鸡愈发好吃了,陈进对出来询问的蔡川表达了充分的赞扬,并且再次嘱咐,一定要把卤汁保存好,不能中间断层,否则就是砸自己招牌了,蔡川点头,他自己也能感觉到,卤汁确实是越来越香,不明显,可是确实存在。
告别了蔡川,三个人出了酒楼,陈进口袋里多了三十两银子,蔡川把年后到现在的分红给了他,吃饭不但不用给钱,还拿钱,陈进觉得这样的感觉真是蛮不错滴。
还要找烧瓷器的人,陈进决定碰碰运气,说不定自己的主意可以拿分红——他还真上瘾了,卖瓷器的当然挺多,陈进家虽然都是陶制的餐具,还是有几件瓷器的,有钱的富户基本上都是用瓷器,可是那些基本上都是从瓷窑进货转卖的,到哪里找呢?难道还要去找瓷窑?那更是没有头绪了,没听说附近郊区有谁家烧窑的,这里的土壤不适合,太远的话陈进也不想去,他就是不爱出门。
最后周大夫出马,他的交际最广,还真认识一个人,他是瓷器行的掌柜,东家有瓷窑,可以找他问一问。
进了一家夏记瓷器行,迎过来一个留着胡须,大概四十来岁的男人,笑道:“周兄,哪阵风把你吹来了?”
周大夫笑道:“与我好友一起在城里转转,刚好我这位世侄要找瓷器行,我就带他来这里了。”转头对刘爹和陈进说道:“这位就是瓷器行的徐掌柜。”
双方见了礼,陈进也不客气,直接说道:“徐掌柜,请问贵行有没有瓷砖。”因为此处完全架空,所以陈进也不知道有没有这种超越时空的东西,还是先问过才能知道。
徐掌柜笑道:“从未听过此物,不知是作何用处?”周大夫和刘爹也不知道这东西是做什么的,都在一边听。
陈进把瓷砖大体说了一下,掌柜笑道:“瓷器不比陶器,选料烧制比较难,若是用作贴地面,恐怕有些浪费,况且,真若是做了出来,恐怕也没有办法贴在墙上。”
陈进听了之后顿时心灰,也对哈,虽然不知道瓷器是怎么烧制的,可是光看平民百姓用不起就知道根本就是奢侈品,要真是用来做瓷砖,还真是不太可行,最主要的是没有水泥,陈进使劲挠挠头,也怪自己没有考虑清楚,不过陈进也再次意识到,自己真是没有笑傲古代的能力,除了饮食上有些想法,其余都不用考虑了,陈进再次被大神的话打击。
之后一段时间陈进一直跟工人一起打家具挖地道,还在大堂里凿墙开窗户,在他看来大堂一定要明亮干净,跟着干活的人说东墙南墙都开窗户走财,陈进才不管那一套,不干净不亮堂,财根本就不来,走都没得走。
店铺改造的过程不必一一细说,总之陈进最后在心里下了决心,以后再有装修的问题,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终于陈进的铺子也改建完了,刘爹周大夫和阿华几个人一起来参观,自从开始改建,就陈进和周大夫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