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斤普通火炭,一百斤银丝炭,送到孝文伯府上。”
那人说完生怕买不到,直接掏出银票付了账,分文不少。
后面的人见状,纷纷上前付账登记,之后再由铺子叫伙计挨个送到各家府上去。
这一日下来,火炭的存货便卖去了一大半,普通火炭三十两银一斤,上等银丝炭百两一斤,等到了晚上算账时,安长卿一算,这一日,单单火炭便入账五十三万两银。
作者有话要说:
喏喏:发财了!以后我赚钱养你啊。
怂怂:……嗯。
第 41 章
这一冬, 邺京的火炭价格之高,叫邺京百姓咋舌。然而邺京豪富云集,各家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 到了此时, 才露出一点微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形容如今的邺京最恰当不过。
普通百姓尚且在为了度过严冬挣扎,富贵人家却在为百两银一斤的火炭争相竞价。甚至因火炭难求,不少抢先买足了火炭的富贵人家, 还流行起了举办赤火宴,邀请亲朋好友赏雪赏梅。
赤火宴,顾名思义, 便是富贵人家将自家花园四周以厚布围起挡住寒风, 再在其中放置诸多暖炉,届时庭中积雪不化, 腊梅盛开。宾客围坐暖炉边煮酒赏雪,以此彰显自家财力。
安长卿看着账本上的数目感慨:“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新铺子开张不过十数日, 囤积的一万五千斤火炭已经尽数卖空。倒是城外粥棚的人越来越多, 不只是贫寒百姓,就连有些上京备考的贫寒学子,也撑不住饥寒, 三五成群地到粥棚排队取粥。
周鹤岚倒是见多了, 神色淡淡道:“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富人酒肉臭,穷人无余粮。”
安长卿叹口气:“真希望早些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