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官吓得哆嗦着说:“当时……当时小臣吓坏了,但是一想,根本不对,王女怎么可能会身怀六甲,就以为是小臣才疏学浅,诊断错了,只是开了一些健脾的汤药。”
在周礼中,虽然已经有明确的医师体/系记载,甚至连兽医都有记载,分工十分明确,从外伤的骨折,到腹泻发/热都有各种医师分工,但是这个时代连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都没有整理出来,其实医学发展还是相当落后的。
就别说是东周时代了,就在现代,如果不凭借高科技的医学技术做检/查,只是单纯的把脉,看舌苔,看脸色等等,是很难辨别出,到底有没有真的怀/孕的。
虽然随行的医官是周国的上上等医官,何谓是上上等医官?每年医师都要有考核考/试,在考/试中,如果全部确诊,没有遗漏,便是上上等医师,若是有十分之一没能确诊,就会被降一级,要求是相当严格的。
但是医官说:“小臣当时根本不敢想王女身怀六甲,立刻打消了自己的考虑,后来……后来到了齐国境内……”
后来到了临淄城之后,医官又被叫去了,这回不同了,王姬已经怀/孕两个月有余,虽然肚子还没有显形,再加上王姬身材本身就纤细,所以根本看不出来什么。
但是这回医官是给王姬确诊了,的确身怀六甲,决计错不了了。
当时医官吓毁了,没想过这事儿会变成这样,若这孩子是王姬和公子无亏婚前的行为也能说是大喜临门,然而……
然而这不是,公子无亏一共见过王姬两面,都是规规矩矩的,连个小手指都没碰到。
王女听说自己怀/孕了,第一次有些惊讶,他身边的寺人就连忙安慰她,那时候医官就觉得很奇怪了。
后来王女让医官给她开一些安胎药,医官吓得都懵了,不是应该打胎吗?赶紧把孩子打了,两个月有余,再不打就危险了,一来是因为肚子要显形,瞒不住旁人,二来是胎儿越大打起来对身/子越不好。
医官想要王女把孩子打掉,但是王女似乎根本没想,那寺人还一个劲儿的安慰王女,吓得医官六神无主,再加上王女的威胁,医官什么都不敢说,只好去配安胎药。
之后王女又叫了医官几次,接风宴上王女突然吓得昏/厥,其实和怀/孕也有一些关系,毕竟王女怀/孕的孕吐反应很大,不像有些女子,只是清晨吐一回,吃饭的时候还挺香,王女的脾胃不好,自然吐得厉害,总之吐又受到了惊吓,一下就昏/厥了过去。
医官所幸破罐子破摔的说:“小臣……小臣又被叫过去给王女医病,开了一些健脾的汤药,后来……后来小臣听说,王女又哭又闹,以死相逼,非要把那个寺人要回来,没成想齐公放人了,那天小臣正好去送趟药,敲门没有人应,就打算先离开的,结果……结果……”
吴纠听他吞吞吐吐,说:“结果什么?”
医官颤/抖地说:“结果王女身边儿的那个寺人,竟然不是阉人!”
之前也说过,这年头的寺人,并非全都是阉人,其中大部分的确是阉人,也有正常的男子,但是,在王女身边服侍的寺人,绝对都是阉人,尤其王女还没有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