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在洛师旁边,众所周知,郑国是中土国/家,而齐国乃是东夷国/家,中间隔着千山万水,两个国/家根本不接壤,差的很多。
郑国圈出来的地皮,乃是郑国正东面,一块十分贫瘠的边邑,这块土地没有办法种田,很荒凉,一直荒置着,可以说没有任何用处,而且这块土地离齐国十万八千里,就算交给了齐国,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不仅不能种田,而且齐国基本没有办法派兵驻守,还是那个原因,因为离齐国的本土太远了,驻守的辎重还需要借道才能运输过去,不符合实际情况,后背输出实在太多。
这样一来,郑国就算把这块地给出去,很快也能打回来,而且还能给齐国一个颜色看看。
这就是传说中的鸡肋,吃着没味道,丢/了又可惜,变得进退两难。
而郑国呢,一方面显得慷慨大方,另外一方面则阴险狡诈,今日给了,明日打回来,那可怨不得旁人了,还能给齐国脸色看看。
郑伯这是笃定了,齐侯接下来不好,不接下来也不好,接下来怕丢/了地盘,不接下来怕在会盟上丢/了脸面。
一瞬间会盟的幕府中形成了一种很奇怪的气氛,齐侯皱眉凝视着地图,而郑伯得意洋洋,曲沃公和公子诡诸一脸看好戏的表情。
吴纠看了一眼地图,很快便笑眯眯的说:“君上,纠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齐侯见吴纠说话,立刻说:“二哥请讲。”
吴纠笑眯眯的说:“既然郑公慷慨大方,君上不接岂不是驳了郑公一番好意?不如君上也效仿郑公的慷慨大方,将这块土地,转送与宋公,如何?”
吴纠这话一出,众人皆惊讶,吓得面面相觑。
郑国与宋公都是中土国/家,郑国和宋国是接壤的,而且正好是郑国的东面,与宋国的西面接壤。
若是郑国的这块土地交给了宋国,那么虽然贫瘠了一些,但是并不存在运输辎重不切合实际的问题,反而扩大了宋国的领土,逼近了郑国的都城。
郑伯一听,简直是大惊失色,但是转瞬又很放心,因为哪个国/家的国君,能把到手的土地让给旁人?就算如今齐国和宋国的目的一致,但是郑伯敢肯定,齐侯也不能把这块土地让给宋国,让宋国壮/大起来。
何止是郑伯这么想,曲沃公也这么想,但齐侯听了,偏偏一笑,露/出宠溺的笑容,说:“二哥说得好,那便依二哥说的,孤也效仿郑公的慷慨大方,将这块土地,让给宋国了。”
齐侯这话一出,幕府中顿时有一小片喧哗之声,纷纷议论起来,郑伯好像被人打了一个大巴掌,瞬间都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