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少将军!”原本这称呼只属于姚家军亲卫,其中不少像罗参将一样自姚晨他祖父起就追随姚家出阵杀敌,忠心耿耿,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全部驻守辽东的将士都开始这么叫了。

大概一起挨冻受饿了六年,有了认同感吧。

姚晨心有戚戚,往事不堪回首。

因为破冰捕鱼出了龙王的传说,本来一件小事也要写折子报告于朝廷,姚晨在奏折里写明事由,没法子解释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便考据说辽金时便有此捕鱼之法,只士卒愚昧,以为神力。

折子送出去,很快就收到御笔亲批,其大意是爱卿智计不凡,文武双全,关外苦寒,爱卿实在辛苦了,朕甚想念,不如回京一趟,咱们叙叙旧。

姚晨冷笑:信倒是很快就回了,军粮怎么就这么慢?成心的吧?!

这不算朝廷正式发出的诏令,若是首辅知道,肯定不会批这样的条子,驳回不合理的命令,拒绝拟旨。现在边疆不算稳当,鞑靼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南下,上次大战朝廷失去了许多良将优才,难得有一帅才镇守边疆,朝廷一定要珍惜,至少在找到能替换姚晨的人之前,必须好好拉拢,不能轻动。

像这样突然诏边关大将回来,容易惹人猜忌,若是君臣相疑,将来不知道会引出多大的祸事。更何况在这政权交替的敏感时期,军权变更极容易触动人的神经。

罗参将面色凝重,他们辽东在京城也安了探子:“京中并无消息传来,不知陛下何意。”

“前五年太后执政,军粮无一差错,如今还政于陛下,突然出了纰漏,我必须回京看看。我们经营辽东,若无陛下支持,将来举步维艰。”

“不错,当年少将军是受太后之命驻守辽东,就怕因此受到陛下猜忌。”

姚晨觉得猜忌一直都有,就像背叛一开始就存在那样。

君权军权,二者分割开总是不那么教人放心,不然历朝历代也不会有那么多官职体制设计出来,专门分走军权,避免集中在一人手上,威胁到统治者的地位。

他分析道:“我姚家一心为公,当面陈情,应是无碍,而且我观陛下虽年轻,却有明君之相。这是我们辽东与京城沟通的机会,陛下或许也有此意,他得确保掌握一方大军的要员对他的忠心,我们也要让陛下知道我们的忠诚。”

“这御批虽不是圣旨,却已经送到我手上,是实实在在的圣人之意,我不能当作没看到。我必须回去。”

“可我听太后与陛下多有龃龉,近年关系不睦,若是陛下已经生疑,将我等视为外戚一派排挤,如何是好?或者更糟,万一朝廷想卸磨杀驴……”罗参将自认见多了朝中腌臜事,甚是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