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命人继续关注战况,不要败得太惨影响士气,继续由奴儿干都司卫所牵着敌军。这时,敌军主力也逼近了建州右卫。
稳住,我们能赢。
前线战事不利的消息也传到了朝廷,京城顿时传起风言风语,一会儿说少将军已经打败敌军主力,一会儿又说少将军被敌军围困,我朝军队节节败退,二十万蛮族不日就要抵达长城。一时间人心惶惶,居庸关之危过去还不到十年,阴影仍在,京中百姓唯恐外族再次兵临城下,大难临头。
这其中不乏敌国探子搅风搅雨,也有居心叵测之人欲对姚家不利。这些年姚晨手握重权,姚家在风口浪尖,明里暗里得罪了不少人。少将军过去名声太盛,浑身密不透风,如今终于有了机会,趁机落井下石。
朝廷反应迅速,立刻加紧巡逻,弹压流言,抓捕探子,很快就控制住形势。
皇帝还在与朝廷百官角力,一个要亲征,一个要死谏。
皇帝被气得肝疼,几乎想直接说你们去死就去死,我也要和少将军在一起。
“老师,外族叩边,朕如何能视之不见,苟且偷安?百官以老师为首,您管管他们。”
“阁老,亲征兹事体大,轻则国家威严扫地脸面无存,重则风云不测动摇国本,您劝劝圣人。”
张首辅夹在中间非常难做,只好请太后出山。
太后见了皇帝,皇帝早有准备,抢先开口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是娘娘当年亲口教朕的,朕当时年纪小,只鹦鹉学舌,不明白里面的意义,如今却慢慢懂得了。朕知道君王不该冒险,当以大局为重,朕年少登基,至今风雨也经历了不少,必不会将自己置于险境。如今我军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又众志成城,此战必胜。”
太后反问:“既然是必胜之战,圣人又何必亲去呢?”
“朕亲至,可鼓舞士气,赢得更漂亮。”
“……”太后被对方的无耻噎得说不出话,她功力深厚,又问:“圣人是信不过姚景行吗?”
“娘娘,正是因为太相信他了,才愿意托之国事与身家性命,其智略超世,用兵如神,又渊渟岳峙,沂水春风,没有比他更得朕心之人了。”
“既然如此,圣人想去便去罢,不过我们得约法三章。”太后要求皇帝必须留在大军之中,受姚晨保护,好歹后者还能勉强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