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领头乞讨的大孩子拄着竹竿,流里流气的,丝毫没有面对郭轶时的木讷可怜,他痞痞地说:“郑捕头,我们都照您说的做了,说好的羊肉泡馍呢?一人一海碗!我们有二十多号人呢!”
“你也太黑了,刚才干活的才十个人!”郑捕头连连摇头,“一桩买卖你们还想吃两回?先把郭大侠的钱吐出来。”
“这是我们的外快,能挣多少全凭本事,你还想黑吃黑不成?”小乞丐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天这么冷,我们也得买几床旧棉被不是……”
“留着这套骗傻子去吧!”
傻子郭轶准备从暗处迈出的步子立刻顿住了。
那边小乞丐还在与郑捕头讨价还价:“本来就说好的,事成之后便让我们吃顿饱的,哪怕不给我面子也要给丐帮的面子罢?”
郑捕头正待说什么,眼见这场谈话越来越掉档次,东厂百户咳嗽了一声,他示意另两人看向巷子口。
看清楚来人,郑捕头顿时僵硬,面带愧色,足下不安地动来动去。
一名声在望的北方武林传说,一恶名昭彰的东厂番子,一弃恶从良的关中捕头,带着一群衣衫褴褛还流着鼻涕的小乞丐,占领了西街路边生意最火热的面摊,因为小乞丐人数众多,有的只能挤在一起,或者蹲坐在桌脚。
这家的羊肉泡馍是城中一绝,料重味醇,肉烂汤浓,羊肉不薄不厚,肥而不腻,香气四溢。这大冬天来一碗,便如常言“秦烹唯羊羹”。这摊子父传子,子传孙,目前是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掌案,其年迈的父亲在一旁打下手,有个小子跑腿,干些杂活,三代每天一起出摊,风雨无阻。
大概看出这帮人不好惹,哪怕嫌弃乞丐脏了地方,他们也不敢驱赶,只能硬着头皮接待。食摊老板好歹认得郑捕头,招呼两句,渐渐地胆子也大了起来,专心做饼。
三个成年人坐一桌,一派沉默,气氛透着股尴尬,倒是隔壁桌那个领头的小乞丐非常自在,熟络地与郭轶搭话。
“这家的馍是烧饼做的,上面有芝麻,火烤过再泡汤特别香!”
郭轶包容地笑笑,也不计较他之前的欺骗,道:“那你多吃一点。”
“你脾气真好,一点也不像大侠。”
“那你觉得大侠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刀一剑闯荡江湖,遇神杀神遇魔杀魔,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