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老家那边选择把银子给小的读书,这不管怎么说都有点亏了公爹您,家和万事兴,只要公爹您放下芥蒂,老家那边哪有不愿意和好的道理?只要三叔帮您说几句话,林泽哪有不考虑他爹的话道理,到时候公爹您不就是一见钟情的掌柜了?”
“当家的,媳妇说得有道理,当初是老家欠咱们的,他们现在得还债!”
项氏点头赞同,反正她是不想回村去。
“算三弟那蠢货有福气,生了个好儿子。我去试试,说来我倒是忘记了件事儿,不怕三弟那家伙不答应……”
林大昆想了想,如今也只有这么办,说来以他多年的掌柜眼光,一见钟情的发展前途确实不错。
一家人这番商量,决定找个时间回老家一趟。
……
对此,林泽并不知晓。
别说林大昆是个不安分的人,就是个安分的他也不会让对方到自己的店里来。
并不是因为前两次林大伯买方子惹他生气,而是就凭这么多年林大昆一家子出去后都没跟老家联系过一次,一回来联系就是有目地,可见亲情观念淡薄,把这种人弄到身边纯粹就是引狼入室。
当初林家把家里银子都给孙子们读书,没给林大昆买工作是有点偏秤,但这也是人之常情。
村里指望子孙唯一出息的路就是考科举,而林大昆的工作再好混到最后也不过是下人给别人卖命,两相前途比较,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赌一笔。
如果赌赢了,孙子出息了,那世代吃苦的林家可就崛起了。
而给林大昆买工作可不是那么简单,家里还有两个儿子,给老大买了工作那老二买不买?老三买不买?所以还不如把银子都给孙子们读书好。
事实证明林家两个老人虽有点封建传统的毛病,但选择是没错的,孙子辈出了两个有出息的。
再说当初分家的时候,林三贵可是力顶父母的压力,家业三兄弟平分的,没有谁对不起谁,谁欠谁的说法,林大昆怨恨,只不过是自己觉得不公平想不通罢了。
甜品店开店声势摆得足,开业当天出乎林泽预料的镇上竟然主动来了好些老板员外的来捧场,给他这小店面子撑得十足,广告效果打得异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