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兮面上聚精会神地绘制阵法,心中如同脱了缰的野狗一样吐槽不断,嗷嗷惨叫。
所以说,资质那么糟糕的他,在这阵法一事上真的是——七窍通了六窍,还有一窍不通。
苍天啊,大地啊,行行好,把他师父收了吧!!!
怎么办!湛兮崩溃地抱住了自己的脑壳子,虽然他是飞升了没错,虽然他是可以拳打白犬妖,脚踢阴阳师,力能扛鼎,饭吃八桶,但是他真的,搞不定这繁复又奥妙的阵法啊,救命QAQ(尔康手)
湛兮蹲累了,站起来,两条腿颤颤巍巍的,他终于知道户部尚书为什么那么喜欢迎风落泪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啊~
-----------------------------
温如瑾差不多把北征的总体战局了解了一番,大景王朝的六大都护府无比给力,已经先后平定了突厥、薛延陀等部,其余小部落也纷纷投诚,如今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他虽然下令暂停北征线的推进,但是如果不马上拿出章程来,边疆的都护府恐怕会有所非议。
皇帝不好当,日夜操劳就罢了,还随时都有可能被造反。
温如瑾觉得大景吞噬了无数地盘之后,改郡为州的政策符合了目前各民族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是同时,这样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也存在极大的问题。
他身边的文武百官之中,近乎有三分之一都是外族人,这些外族人对汉族整个国度的了解程度如何温如瑾不清楚,但是就目前看来,他们里头,真正干出了实事的人只占少数。
大景的风化非常包容,所以外族人可以做官,可以领兵打仗,为大景打天下,但是他们之中,有几个有着对这个民族深沉的热爱,有几个是抱着效忠皇帝的心思去打仗的?
不错,某些外族人他们也在为大景王朝的建设费心费力,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很大一部分,其实并没有融入大景的整体文化之中去,他们的身份还有些尴尬,想当汉人?还是想当汉人欢迎的外族人?还是为了皇帝的信任成为一个汉人?矛盾不断。
山高皇帝远的边疆地区,即使现在将这些疆域纳入了版图,但是如果不完全同化成汉文化,如果当地人民没有深厚的文化认同感,这些疆域分分钟脱离大景王朝的版图。
温如瑾沉思着,大景王朝最大的优点是这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这个政策造就了这个王朝的繁荣昌盛,但是弊端也是这个政策,因为它远远不够完善。
他是真的不想要看到自己的亲卫哥舒达与远在北庭的匹娄式彻因为互骂对方为“胡人”而交恶,导致匹娄式彻这个沙雕直接带着北庭反叛大景王朝。
这时候,温如瑾不得不想起另一个时空的北魏孝文帝了,这个隔着遥远时空的皇帝,有着令人敬佩的决心和勇气。
“师父。”湛兮推门进来,竟然看到了灯火通明,而他师父案牍上摆满了各种奏折和地图,身后更是直接挂起了一副目前最为详细的大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