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掰开一块,神色极为复杂。
刘彻又忍不住骂道,“那个混账。”掰开一块放入口中,比他上次吃的甜,且水分足,“明天就去养蚕里。”
谢琅果然没猜错。
“明天得去上林苑。”卫青提醒他,“红薯都拉来了。三郎说要尽快放入地窖中。明年开春种在哪儿,命谁去种,还得陛下安排。陛下还得再给微臣一笔钱,微臣去养蚕里买棉花。”顿了顿,“三郎说他这两日犁地种冬小麦,还得收糜子。陛下明日过去,三郎恐怕没空为陛下求水果。”
庄稼当紧。
刘彻看了看柚子,沉吟片刻,“十月十二日能不能收拾好?”
“差不多。”卫青道。
十月十二日早上,天空飘起小雨。穿戴齐整的刘彻打开门看到地湿漉漉的,险些想骂天。然而,天仿佛嫌不够,一直下四天才停。
地面潮湿,十月十八日,刘彻休息,想去养蚕里也没法去,除非他走着去。
养蚕里离长安城足足四十里,为了一口吃的,刘彻不乐意。那只有等待。
十月二十四日,艳阳高照,虽然有些冷,刘彻也没在意,用过早饭就策马出宫。
巳时两刻,一行人抵达养蚕里。
这次依然是十人。
谢琅跟刘彻说,一亩地可得六十石红薯。真收上来有六十五石。去掉卫青带人拉走的,谢琅家还有一地窖以及好几麻袋,把东边的粮食房塞得满满的。
家里没有空房间,谢琅干脆把红薯干搬出来,让刘彻带来的人去西边盛红薯干的房里歇息。随后指着红薯干问刘彻,“王公子,要不要这个?”
“五文钱一石?”刘彻问。
谢琅:“当草民没问。小七,带你仲卿爷爷和孟达爷爷回屋,我去烧点热水给他们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