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12月中下旬,元旦假期电影预售开启的时候,《摆渡之人》的预售数据就直接一飞冲天了。
只是短短三天,《摆渡之人》的预售票票房就超过了2个亿。
而与之相比的是《流浪星球》,预售票房才只有五千万。
要知道,在排片的占比上,两部电影都碾压了其他的电影,分别占据了院线排片的40左右。但是预售票房差距却到了一倍。
一个周以后,《摆渡之人》的预售票房达到了三个亿。
而《流浪星球》的预售票房才只过了八千万。
要知道,虽然《摆渡之人》的阵容强大,但因为大部分都是演员费用、拍摄费用,所以成本并不高。满打满算也只有一亿两千万。???c0
《流浪星球》这样的科幻巨制成本就夸张了,因为陈言用【小哈的拍立得】照过这部电影的潜力,知道会大爆,所以真的是无底线的往里面砸钱。
为了能让这部电影拍的更加真实,更加大气,陈言甚至让导演在琴岛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实景基地。
再加上后期特效费用,总制作成本满打满算就来到了三个多亿。
成本是《摆渡之人》的三倍,预售票房却只是《摆渡之人》的三分之一。所有看到这个成绩的人,几乎都料定了《流浪星球》的惨败。
而这两年,晨露影业拍一部火一部,拍一部破一部记录的势头3,也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缓解。
娱乐圈不少不喜欢晨露影业的人,都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很多影视圈的从业者,虽然不敢把话说的难听,但在私下讨论时,也是带点幸灾乐祸,
“晨露影业这两年,势头也太猛了。成功率也太高了。这一次失败,其实也正常。可以理解。”
“是啊。也不能所有的好作品都是他家的,对吧?一年一部《药神》,一部《花千古》也够了。太贪了不好。”
“不过没想到的是,居然是他们成本最高的这个项目扑了。这一下会赔不少钱吧?”
“也不至于赔多少啊。他们《药神》也赚回来了。”
“这倒也是。”
而除了在讨论晨露影业发展的,还有很多在讨论国产科幻电影的,
“果然咱们国内影视圈没有做科幻电影的基因,徐氏兄弟扑了,现在连晨露影业都扑了。”
“哎。是啊。难道咱们就注定只能看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吗?”
谷“这也没办法。咱们的发展确实不行嘛”
一部电影,排片没问题的前提下,预售数据不理想,观众们不看好,从业者也不看好,正常来说,应该已经扑定了。
但是,在所有人都不看好《流浪星球》的时候,有一些观察细致的人,却发现了很奇怪的一件事。
那就是明明《流浪星球》的预售成绩不好,但是它的排片却并没有遭受很大的调整。
一般来说,院线是最现实。
一部电影好不好看,上不上座,直接关系到了他们的利益。
院线因为是实体行业,有着房租、人工等非常多的成本。
如果给一部烂片高排片,那么他们每天都要承受很多的亏损。
所以,如果发现一部电影观众不喜欢,那么他们就会非常敏锐的、快捷的调整排片,换上卖座的电影,来拉动上座率。
这是影视行业非常清楚的一项规则。
但是,这一次却不同。
预售数据出来以后,《流浪星球》前两天的排片虽然给降低了一些,但是诡异的是从第三天开始,《流浪星球》的排片反而提高了。
而且,第四天,第五天的排片在节节攀升。
这种反常的行为,简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预售成绩不好,反而加大排片?
是天都文化发行公司的公关起了作用吗?
是陆曼、杨柔、宋闯、美丽姐,乃至陈言的人脉起了作用?
还是院线实在太看好这部电影了?
所有关注到了这个细节的人,都搞不清楚具体原因。
不过,很快,第三个理由就被那些有心人给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