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无移又是点了点头。
季青临道:“诗呢?”
解无移道:“也是我。”
季青临瞬间了然,这哪里是什么住处,这分明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长生殿,除了没有神像和香火之外,这里的一切都与水镜神尊有关。
而解无移之所以连洒扫也不让旁人代劳,恐怕不是因为这些东西有多么价值连城恐人觊觎,而是因为它们对于解无移而言都有超出其本身的意义,他不能容许它们出现任何错漏差池。
想通此节,季青临心中蓦地有些发堵,但他也并未表现出来,只是略微不自然地笑了笑,跟着解无移继续看起了剩下的字画和宝函。
这整间“回”字型的屋中总共有几十组字画,画中无一例外都是水镜神尊在某处场景中的背影,而宝函中的物件更是千奇百怪,有装着水的琉璃球,有半截的折竹,有几乎快要碎成齑粉的花瓣,甚至还有一张染着血渍的手帕和一根一指长的竹签。
如果说当中有什么物件最为正常,那便只有一块精雕细琢的白玉牌了。
屋子绕到一半时,季青临发现这“回”字型的屋子上方第二横的正中有扇通往中间庭院的门,那庭院似乎是白毛的地盘,花丛鱼池假山之上都有供它落足的鸟架,鱼池上甚至还有架供它摇荡的小秋千。
二人从那门前路过时,白毛正悠闲地站在那秋千上,看见二人后拍了拍翅膀短促啼了一声,仿佛是在打着招呼。
绕着“回”字走了一圈回到正门右侧后,季青临在最后一幅画旁看到了自己无比熟悉的两句诗:
青山融宿雪,百鸟御风临。
这正是当初在裕兴禄典当诗文时季青临曾从前世记忆中的书册里拿来凑数的那一首,也正是他名字的由来。
此时看到这两句,想起前世所见的那些未曾署名的书册,季青临忍不住苦笑道:“你这些诗文流传出去竟都不留名的?”
解无移不置可否,只一笑而过。
季青临也不追问,转头看向了两句诗间的那幅画,却不料这幅画……不,这张画纸上空白一片,根本连一丝墨迹也无。
季青临有些疑惑,转身打开了长案上的宝函,却见宝函中也是空空如也。
“这……”
季青临喃喃嘀咕了一声,随后意识到这些空白恐怕是寓意着水镜神尊已然与世长辞,心下不由怅然,轻轻将宝函关上,转身看向解无移问道:“你先前曾说……神尊当年将鲤鱼交给你时说了一个谎,他说了什么?”
解无移半晌未有答话,季青临却敏锐地发觉他的神色在这一刻变得有些恍惚,忍不住心想自己这话问得是否有失妥当。
正想出言转圜,解无移已是轻轻眨了眨眼,仿佛刚刚从漫长的记忆中抽回神思,轻声道:“他说,他会等我。”
“等你?”季青临略微有些意外,再一想解无移将这话定义为“说谎”,便立即明白了过来,“他食言了?”
解无移轻轻“嗯”了一声,仿佛又陷入了那段回忆之中,缓缓道:“他说,他只是将鲤鱼借我一用,他会在四季山等我,等我前去归还。可当我再回四季山时,山中却只余漫天飞雪,雪中枯骨。”
解无移声音低沉,在缓慢的叙述中,他的一双明眸变得极为深邃,犹如万千波澜涌动其中。
季青临凝视着他出神的双眼,心中像是被刺狠狠扎了一下,他深吸了一口气,转头看向别处故作轻松道:“你对神尊……感情一定很深吧?”
解无移没有回答,季青临心底却已是有了答案。
这么久以来他早已经发现,平日里无论发生任何事,解无移都可波澜不惊平静应对,他似乎生来就带着一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沉稳。
但是,只要提及神尊,解无移的目光就会变得极为复杂,心绪的波动几乎无法掩藏。
每逢此时,季青临都很难想象他们谈论的是一位一千三百年前的故人,就好像对于解无移而言,他们之间的往事就发生在昨天。
整个大銮遍布着数以千万计的长生殿,百姓对水镜神尊的信奉起源于释酒入宫,这想必就是出于解无移的授意。
作画,题诗,撰写戏文,悉心保留着在旁人看来近乎有些可笑的与神尊有关的物件,就连衣着也仿佛带着他的影子。
这须得是怎样深刻的情感,才能在历经时间的洪流长达千年的冲刷后依旧岿然不动?他须得经历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反复咀嚼回味,才能让这份情感时至今日还沉淀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