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是啊,如今好久没喝过了,”刘玉真感叹,“不过这里远着呢,也不好天天送,让他们烘干了吧,平时送鸡鸭鱼肉过来的时候就带着。”

小时候刘玉真是天天喝水牛奶的,比其他姐妹都长得快,但后来母亲担心她长得太高又壮实,就不让喝了,毕竟现在大家女子是以柔弱为美的,若是太高太壮那亲事都不好说。

水牛奶虽然不喝了但是刘玉真还是记得这件事情的,今日听二嫂吴氏那边一说,便又想了起来。

小孩子缺钙,牛奶是最有效的补充方式了,即使不是缺钙多喝点牛奶也可以长得高些。村子里的人普遍都不高,她如今不过十五岁,还能再长,就这样也比小张氏和吴氏高一截。

等她真到了她们那个岁数,估计能高出一个头,而她的身高在刘家姐妹当中是不大明显的,这差别就很大了。意味着不是她刘玉真高,而是小张氏和吴氏矮。

所以从小就开始补充营养就很有必要了。

第32章

这次去刘家给大太太拜寿, 是一家四口一起去的, 刘玉真让人给孩子们都穿上了颜色鲜艳的新衣裳,戴好项圈。慧姐儿给她戴上金首饰、金镯子, 康哥儿则戴上书生帽, 脚踩虎头鞋, 一行四人坐上骡车便出发了。

一路上,慧姐儿有些紧张, 康哥儿则很兴奋,不住地撩起窗帘望向外边,时不时发问:“爹爹,那是什么?”

“那是高粱地, ”陈世文耐心回道:“咱们家里头也种了就在那山坡上, 高粱的秸秆可用来做扫帚,你在家里应该见过,竹扫帚扫外头, 高粱扫帚扫里头。”

“高粱,”康哥儿默默念了两遍, 突然道:“难吃!”

陈世文一愣, 随即搂着他哈哈大笑, 道:“对, 高粱饭难吃得紧, 爹爹小时候也不爱吃, 不过那会儿家里的稻米要交赋税, 又要卖了买油盐酱醋并不够吃, 家常煮饭都是要掺些高粱的。”

“如今就正月初八和腊八才会吃高粱了,你倒是嘴刁。”

“高粱米可是红米?”刘玉真听他们这么一说倒想起一道吃食来,“用红米、胭脂米、糯米、黑米等浸泡蒸熟,再加咸菜、黄瓜丝、鸡蛋、卤肉、炸酥的油条末、肉松、酱汁等裹成饭团,味儿极好。”

陈世文想也不想地回答她:“高粱米并不是红米,不过城里的粮铺应该有红米卖,娘子若是想吃可去买些,咸菜、黄瓜丝这些家里都有,至于你说的这什么炸酥的油条末、肉松倒是没见过。”

“我也想吃!”康哥儿仰着头巴巴看着她,连窗外都不看了。

“慧姐儿也想吃吗?”刘玉真又问慧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