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刘玉真恍然大悟,感动的同时也有些啼笑皆非,她虽然在古代长大但前世毕竟在平稳的法治社会待了许多年,看一个人是“人”而不是依着他/她的身份分为“大人”、“某某”、“物件”、“玩意”等等。若是有人犯错了也会提醒自己一人犯错一人当,和她的父母亲人以及子女都没有关系,不要牵连无辜。

但没想到在母亲和嬷嬷的眼里这竟是圣母了。

“也罢,”刘玉真苦笑:“那嬷嬷你有什么好主意?”

段嬷嬷语重心长,“这下人啊,签了卖身契那会儿脊梁就弯了,一辈子都抬不起来,若是世代养着的家生子,那一辈子唯一的想头就是在主子面前露脸,若是主子没有差遣,或者是主子不派差事,那是浑身都不自在的。”

“再者,下人们一辈子都在宅子里转悠,吃喝用度都依赖着主家供给,主人家给了米那就吃大白米饭,主人家给了糠那就得吃糠。”

“二太太给的这些也是一样的理。”

“一二十人,看大门安排了咱们的人,给下人做饭的一点油水都不给她捞,管花木的、管湖泊的让看门的不许人出去,屋子里金银细软全无,器具摆设都收着……”

“如此紧一个月,再把门户松开,再紧一紧,或是轮换着位置,他们自己就得乱起来。”

“您往后再从里头挑一两个人出来派个差事,时不时赏赐一番,他们自己就能把脑袋都打出血来。”

如此,就把那些挑头的都处置了,其余安分的可以随便打发到不近身伺候的位置上。

段嬷嬷虽然没说但是刘玉真理解了她的意思,就是二桃杀三士的法子,她想了想应下了,“那就托给嬷嬷了,只一点,若是要发卖就一家一起卖了,财物也允许带上一些,不要让骨肉分离。”

毕竟是各为其主,这些人刘玉真不敢用,真要赶他们上绝路也没必要。

段嬷嬷点头,“姑娘放心,省得的。”

第44章

段嬷嬷如何去筛选那些人刘玉真完全放权了, 只要不绝了那些人的活路她便不再理会,她心善也好, 说她圣母也罢,她觉得作为一个人要有坚持。

不然她又与这世间千千万万的女子有何区别呢?

自从回到陈家之后她渐渐地忙了起来, 那天回到家下了车后康哥儿搂着她的腿哭得稀里哗啦的,后面两日跟在她后头寸步不离, 慧姐儿也红了眼眶, 小声地喊着“母亲”。

这也就罢了,小孩子亲近着哄一哄他们就和好如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