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也就是说,除去三姐姐那里分得的,她每年能有三千多两。

等德叔买了更多田地,她能得的就更多。

从六百两到三千多两只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刘玉真看着账册笑眯了眼。

与之相对的,他们小家庭里面的存银就相形见绌了。其一固然是因为本来就不多,他们上京的时候,曾老太爷给了些,老太爷和张氏给了些,母亲给了些,亲戚们也多多少少给了议程。

但和原本的加起来也才八百多两。

这回驿站不免费,一路上陆陆续续用去好些,到了广州府把那几辆车都卖了得了几百两,然后陈世文就拿去了五百两采买香料。

她再拿了两百两买见面礼,如今就只剩下三百多两了。

“你那些香料什么时候卖出去啊?”刘玉真数了数匣子里的银票和碎银子,问道:“家里的银子可是不多了,我们再过些日子还要请了亲戚来暖屋子呢。”

“虽说只有亲近的两三家人,但那也是一笔耗费,没有两百两估计办不下来。”

“我已经让钱贵去办了。”陈世文走了过来,拿起账册瞧了瞧,叹道:“这养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刘玉真笑他,“我都说也出一些的,你非不肯,这可赖不得我。”

“你的嫁妆银子还是留着买首饰吧,”陈世文弯腰,凑近了她低笑道:“我的好太太。”

第94章

“快让开些, ”刘玉真推他, “热得很。”

陈世文不但不让, 他还坐在了刘玉真身侧,笑道:“如今墙根下就摆了两个冰鉴,怎么会热?”

刘玉真无奈, 略往旁坐了坐, 道:“我有正经事要和你说呢。”

陈世文拿过扇子给她摇, 柔声问:“什么事?家里的事你做主便是了。”

“是慧姐儿和康哥儿的事, 也是你的事,”刘玉真道:“先前外祖母问我康哥儿可曾开蒙,我便答了, 然后她老人家说不知我们是要送到书塾还是你亲自教导。”

“我记得你曾说过是要送他到书塾的。”

“不错,”陈世文回头看了眼乖巧练字的两个孩子,回道:“他年纪小,整日闷在家里这性子长不好,得送去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才好。”

“况且我也要温书,更要找个营生,也无法整日教导他。”

“我也是这般答的,于是外祖母就跟我说了附近的一个书塾,你可要带康哥儿去瞧瞧?”刘玉真把书塾的地址告诉了他,“如今曾家的孩子们都是在那读书呢,那是个老举人开的。”

“依着年纪的不同有三个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