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太, 我今日是来致歉的,”她半真半假地抱怨,“家中奴仆不知事,明明老太爷吩咐的是您和陈老爷初来乍到,怕是对咱们这儿不太熟悉,让派两个人来帮衬一二。”
“谁曾想那老奴竟是会错了意,带错了人。”
“原来是这样啊……”刘玉真没有拆穿她, 但语气冷淡了许多,“那可真是不巧。”
见刘玉真没有计较的意思,肖大太太顿时松了一口气,她和婆婆原本也是反对送丫鬟过来的。毕竟谁家的当家主母喜欢这些呢, 没必要惹人嫌。但奈何老太爷发了话,二房也支持。
后来知道人被退回去了还松了一口气,赶紧收拾了一番上门致歉了。
她今日也带来了两个人,对刘玉真道:“我带了两个人来,是近些日子才投到我家老爷这儿的, 没别的长处但果子种得好。他们兄妹两个种出来的果子是又脆又甜, 还比别家的大些,陈太太若是不嫌弃我这就把身契给了您, 到了明年您和陈大人也尝尝新鲜 。”
倒是两个有用的,刘玉真没有再拒绝,“那就多谢贵府了,桂枝, 你让人带下去安置吧。”
“是,太太。”桂枝指挥着丫鬟们把桌子上的礼盒和外头候着的一男一女都带了下去。
肖大太太送完了赔礼,喝了几口茶后见刘玉真没什么说话的心思就识趣的起身告辞了。
桂枝见状把礼单拿到刘玉真面前,“太太,肖府送的赔礼您看一看,有首饰、料子、药材等等,旁的没什么,就是这两株人参过于贵重了。”
刘玉真扫了一眼,脸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高兴的模样,“收起来吧,人参我们家里还有好些,这两株哪天要送礼的时候就捎带上。”
“知道了,太太。”
……
一年后,夏
“太太,东西都收拾妥当了。”桂枝穿过种满草木的院子走了进来,背后汗湿一片。
“快坐下歇一歇吧,”刘玉真道:“这两日收拾行礼你也累得很了,夏竹,快给桂枝上一碗绿豆汤消消暑气。”
“谢太太。”桂枝起身行了一礼。
“快坐吧。”刘玉真示意她不必多礼,“外头的车马也都备齐了吗?明日一早我们就要启程回老家去,可别耽搁了时辰。”
桂枝保证道:“太太您放心,都妥当了,我那当家的都盯着呢。待下响午的时候就先安排着将行礼装到马车上,明日一早便可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