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安明白耶律寒心里在想什么,在现代, 即便开庭也是允许家属旁听的,耶律寒迫切想得知真相也情有可原,叶安轻声道:“跟在辇后。但不可擅入朱雀堂,就在外头候着。若有事朕会命人叫你。”
耶律寒欣喜若狂:“皇上,臣卿就知道,您还念着臣卿!”
“……少废话,跟上。”
叶安不愿与脑残小王子多言,今日换做别的妃嫔他也一样会伸出援手, 并非因为对方是谁。然而除了本朝太后、皇后, 其余妃嫔均无资格进入朱雀堂, 否则便要按宫规革去位份打去冷宫, 即便他有心帮忙, 也只能让耶律寒在堂外待着。
耶律寒已心满意足,不再自持身份,冲叶安倒头便拜。
叶安朝他点了点头,耶律寒起身紧跟着李幺,随龙辇一同赶往朱雀堂。
叶安到时,太后已与穆太傅、廷尉小议了一会儿。一见皇帝来了,穆峥与张迁纷纷跪下行礼,太后也未管他为何姗姗来迟,只命人将卷宗奉上。
叶安目前已能看得懂奏折之类,为了便于他尽快了解真相,张迁特意在旁为他讲解,到了关键之处,还命人呈上证据。
一个时辰之后,叶安揉了揉酸疼的颈项,李幺默默上前为他按揉。
玉罗王子耶律楚,的确是被错当成江洋大盗关入了牢中。但这并非简单的错抓误抓,而是其中另有蹊跷。廷尉办案完全是按章程而来,下发的海捕文书上绘有画像,画像上的人与耶律楚十分相似,名字却是王楚。原来,张迁先接到了民间十几起关于江洋大盗王楚的报案,派人去调查了一番,古代没有监控设备,办案是根据数十个目击者的证词整理出画像,再行抓捕。只是王楚行踪不定,廷尉处人手有限,一时查不到王楚的下落,便以重金相酬,希望民间能有人找到王楚,将他逮捕归案。
太傅穆峥与张迁私交不错,特令长子穆辞协助,捉到王楚的便是穆辞。穆辞在军中待过,帮手众多,很快便按着画像问了王楚的消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擒到了王楚。
穆辞抓人时核实过身份文谍,确认是王楚没错,也当场与王楚对质,王楚并无异议。
可进了大牢,此人便翻供,称他是被陷害的,因廷尉处遇见过不少类似的情形,张迁并未放在心上,谁知皇帝不久之后便下旨,称这个王楚极有可能是玉罗王子耶律楚,张迁自己也吓了一跳。
怎么可能呢?
耶律楚是玉罗人,玉罗人的特征是灰发蓝眸,若真抓了玉罗人马上便会觉察,可是监牢中的王楚却与寻常百姓并无两样。
张迁提审王楚,王楚一口咬定自己就是玉罗王子,因其母出身大魏,他的发色眸色都随了母亲,但是王楚拿不出身为玉罗王子的证据。还是穆峥给张迁出的主意,找来几位出使过玉罗的朝臣辨认,曾有朝臣亲眼在玉罗宫廷见过耶律楚,证实就是王楚,耶律楚的身份这才确定下来。
王楚实为玉罗王子耶律楚,可廷尉的画像也非捏造,为何会与耶律楚如此相似?穆辞拿人时,为何耶律楚不直言,反而要承认自己是江洋大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