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清楚点儿。”

“电影是这样,制片负责生产、发行相当于批发,影院类似零售,以前我们是跟苏联一样,制片厂拍摄出来,只能交给中影公司,然后它在交由省一级的电影公司安排反映,93年之后这个独家经营权被中止,但是放映权还是被老牌国营电影公司垄断,直到去年6月,我们才有正式的文件提出来要推行院线制。”

说起来,这两年电影是挺惨的。

陈子迩手指有规律的敲击着:“所以意思就是,对于民间资本来说,这个地方还是蛮荒时代。”

金敏信肯定:“差不多,现在业内人士都在期待国家正式下通知改革,去年6月的文件之后,人们都在想今年说不定就会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去年,中国电影的总票房收入是多少?”史央清问的。

被提问者能明显感觉到两位风格的差异,陈子迩善于从宏观层面考虑,而史央清,她要思考商业和细节。

金敏信说:“大概10亿左右吧。”

陈子迩一惊,“这么少?”

“上个世纪还多点儿,八九十年代有30亿,这些年正因为其中的不合理,而且盗版横行,所以才一直下降,不过我觉得现在是触底了。”

真可怕。

不过他转念一想,几年后中国电影其实也还行,“这还真算是触底了,结合你说的中央下发文件改革,我想或许会有反弹,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史央清道:“投建一家普通影院成本就要多出四五百万,而整个行业如此萎靡,制片方还在不断抗议要求加大票房分成比例,咱们盛世的几个公司都搞挺好,去趟这浑水干什么?”

虽然她说的有道理。

但陈子迩却已经有了自己的心思。

一来他的竞争对手有自己的院线,而且还是什么iax这种,所以盛世如果没有,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