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秋收前, 新的知青院总算是盖好了。

院子正方四间,东西各三侧间,每间屋子都盘了一个大炕,满打满算能住下五六个人, 这还是往宽裕了说的。

知青点一共才二十多人, 男女各占一半, 所以这房间是绝对够用的。

院子中间, 用黄土砖垒了一道一人多高的墙,中间留了道门, 这样既避讳,有啥事儿时候还方便叫对面帮下忙。

房子建好了,还不能立即住进去。

林平义和大队部的人商量,秋收之后,等有空闲的时间,再让知青们挪地方。

秋收之前,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中秋节。

这一天,林家所有人都从外面回来,齐聚一堂,为了晚上的团圆宴做准备。

梁薇如今和林家吃住在一起, 这么欢乐的时刻, 颜希月肯定不会忘了她。

因为节日的特殊性,今天大队破例提前下工,大家都乐呵地手挽着手回到家里。

林建设在县城的食品厂上班,每逢节假日,厂里就会发许多小食品。中秋节,林建设带了厂里发的月饼,一斤大米, 还有半斤油。

除了自家吃用的,他还额外去厂里,以内部员工的名额,几乎以成本价购买了几盒月饼。其中一盒是为他二伯一家准备的,还有几盒,是给大队里德高望重的人长辈们准备的,当然其中就包括老叔公。

林平义没有带家里人来林平安家吃饭,反而是在自家准备。因为他家光是大人,两只手就数不清楚,要是再加上小孩子,去了他三弟家,估计得把人吃垮了。

林平安也不想做那么多人的饭,就和他二哥说,他挑几个菜做好就送过去,当做添头。

林平义自然欣然接受,有好东西吃还推辞个啥呀,再说他也不白要他三弟的,他家不是也得做好的嘛,他也叫孩子送过去不就得了?

半下午的功夫,林平安带着家里一伙人准备晚上丰盛的饭食。

这几个月,他和他媳妇儿陆陆续续去山上,去河边儿去了好几趟,每次总有不一样的收获,或是蘑菇或是野菜或是野果子。更少的情况下,他们会带兔子野鸡和鱼虾之类的回家,不一次性做完,总是留下半只,腌起来,等重要时候拿出来。

至于什么是重要时候,家里来重要客人了,或是过节过年。

有备无患,而且这样分散地拿回来,不过于引家里人注意。

饭菜饭菜,最先准备饭才是。林平安大手笔的放了半斤大米放在灶上,这要是蒸出来,那就是正宗的柴火饭。光吃大米饭肯定不够,两个儿媳妇儿又自觉揽了做饼子的活,这次的二和面掺的棒子面儿少,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吃个痛快。

团圆宴,林平安应大家的要求,准备了一个红烧兔肉,和最初的那顿大菜一样,加了足足的粉条和土豆,还有自留地里新长出来的豆角;还准备了一个剁椒鱼头,这剁椒是大队的人送的,都是自己动手腌的,味道喷香;还做了个麻辣鸡丁,用的是屋前晒的干辣椒,一入锅,闻起来那是又香又呛又麻又辣;除了这个,还炖了罐鸡汤,汆了盆鱼丸放进去,味道那叫一个鲜。

准备菜的功夫,灶上蒸着的米饭,开始透露出丝丝香气,稻米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

除了肉菜,林平安又大展身手,把后院自留地里所有能炒的菜全都给抄了一遍儿,土豆烧茄子,蒜苗鸡蛋,凉拌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