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前来上奏的官吏竟然因为一前一后的顺序而起了争执。
“急什么急什么,我早就来了,你到后面挨号去。”
来人却道:“我这是万急!”
但对方却毫不在意道:“万急算什么,我这十万火急!”
来人又道:“老兄,我这是李相国的呈子!”
对方毫不示弱:“我这是刘中丞的紧急文书!”
就在外面争辩的热火朝天时,书房内的朱元璋本就因为面前堆积如山的文书而一个脑袋两个大。
如今听到外面的吵杂,更是烦躁不已。
不由的对着外面吼道:“吵什么!”
“都带进来吧!”
听到这话,门外职守的二虎便将二人全部放了进去。
书房内。
朱元璋皱着眉头,坐在书桌前,忙不停的看着一个又一个折子,在审阅的同时,还对着是面前的两个人说道:“说吧,什么事。”
其中一人率先说道:“李相国送呈上九府县令官吏任免令,立等吴王批复。”
另外一人说道:“禀吴王,这是中丞大人申请办学的奏折。”
“另外,这是中丞大人拟罢北伐檄文,请吴王御阅。”
听着他们二人说完,并且同时奉到自己面前的奏折。
朱元璋倒是心细。
这二人如今都是自己身边最重要的文臣。
怠慢哪一个也不好。
想到这里,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毛笔,左右手同时将这两份奏折拿了起来,瞧了眼后,又双手交叉的递给了另外一人,说道:“回去传话,让李先生审阅一下刘先生的北伐檄文,让刘先生审阅一下李先生的任免令。”
“都要拿出意见来,一个时辰之后到咱这儿来议事。”
说完,一挥手,道:“下去!”
面前二人一脸懵圈,但只能说道:“遵命!”
看着这二人离开,朱元璋再次抓起了脑袋。
如今伴随着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地盘全部落入到他的手中。
他麾下的疆域越来越大。
需要处理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
原本自己身边的官员干吏便不多,如今更是捉襟见肘。
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这位吴王亲自审阅。
瞧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朱元璋那眉心的皱纹是越来越深。
就在这时,二虎重新走了进来,说道:“大王,末将这喉咙都快喊破了,赔笑脸把这腮帮子都快笑掉了,这事真不是人干的。”
此刻正埋头审阅奏折的朱元璋,听着二虎的话,不由的一笑。
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不过,笑过之后瞧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便说道:“行了,你也别诉苦了,以后这苦日子还长着呢,没看见咱也在发愁嘛?”
但二虎却趁机赶紧说道:“大王,末将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顶不住啊,内廷,内廷得赶紧添人手。”
瞧着向来不多说话,如今却因为这件事而主动提要求的二虎,朱元璋却立马说道:“没人给你,去去去,外头给我顶着去。”
一个时辰后。
依旧是朱元璋的书房内。
刘伯温拿着手中的北伐檄文,念道:“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华居内,以制四海。”
“漫漫三千年矣,元以北狄入主中原,致使纲常废坏,礼仪沦丧,君臣亵乱,兄弟相鸩,苍生如处水火,士子痛断肝肠。”
“元璋乃淮右布衣,承天道而举王师,居金陵形胜之地,控长江天堑之险。”
“东临沧海,西抵巴蜀,南收闽、越、湖、湘、汉、淮、坐地千里,带甲百万,恩威所至,民安、食足、兵精、唯北方半壁,奄奄一息。”
“至此,元璋再举王师,奉天讨元。”
“务使天下一统,乾坤再造。”
听着刘伯温缓缓将这份檄文念完,朱元璋开口道:“刘先生这篇奉天讨元檄文,大家觉得如何啊?”
此时的书房内,不仅只有朱元璋、李善长、刘伯温,还有汤和、徐达、常遇春三位大帅。
见朱元璋询问,徐达第一个说道:“字字千钧,气吞霄汉,听了浑身是劲儿啊。”
见徐达认同,一旁的常遇春一嗓子嚎道:“好,好啊!”
汤和则笑道:“刘先生一支笔,横扫三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