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开始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他们都是为自己而学。每个人努力的动力来源都不同,但只要是正面积极的就很好。

秦陆虽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所有人的想法,但是人都是会被周围的环境和接触的人所影响的。

如果班上陆陆续续开始有人学习,那么他们自己也会觉得这样每一天都荒废着无所事事很没意思。

看到别人开始慢慢变得积极向上,虽然不一定会心里堵得慌,但多少也会有一点落差感。时间久一些,难免会被慢慢带动着有所改变。

看到徐茜和曾可妮有说有笑的讲着数学题,再看看聚精会神翻着练习册的姜宇风,郑奕维觉得班上的人好像都被秦陆收买了。

那个总是好脾气的露出浅浅笑容的班主任,跟之前所有被赶走的老师都不一样。

不会像其他任课老师一样敷衍的念一遍课本就算完,有没有人听课也不管。会注意到每一个人的情绪,笑着开一些小玩笑让注意力始终都集中在他讲课的内容上。即使郑奕维看秦陆很不顺眼,也不得不说对方把枯燥无趣的数学讲的清晰易懂,他本来没想听课,左耳进右耳出的玩着手机,竟也能记住几个公式定理。

郑奕维的父母都是老师,他在小学课业还很基础的时候就提前被父母带着预先学习了初一的内容,因此一直有种吊打同级同学的优越感。直到他升上初中之后,本来总显得傻傻的同学变得厉害起来,他以为能像往常一样轻易的拿到优异排名,却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被甩到了身后。

那时候他才明白原来不是因为自己聪明过人,而是因为父母的提前教育让他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笨鸟先飞。

一旦其他同学也都上补习班提前学习,甚至比他更用功,他就会被飞快地超越,再没有骄傲的资本。

郑奕维做够了鸡头,并不想去做凤尾。

因此他开始故意不学习,翘课去网吧打游戏,周末跟朋友出去踢足球,总之就是不学习。

这样的话,等到时候成绩出来排名降了,父母和同学就都会认为是他一直在玩没有好好学才会考不好,而不是认真学了却比不上别人。

最初郑奕维的成绩虽然不算特别优秀,但至少能稳定在班里前十,后来一落再落,慢慢到了中游,最后垫底。

老师们和父母都让他不要再玩,好好的一个聪明孩子如果能把心思放在正道上多好呀?

郑奕维觉得自己达到了目的。

没有人知道他并没有那么优秀的能力,他只是因为没有用心去学,才会考得很差。

这种心思越滚越深,时间久了,渐渐地郑奕维开始变得真的不爱学习。后来他偶尔想试着学一下也发现看不进去,只学一小会就有些止不住的烦躁。

他彻底改变了自己,往堕落的方向。

郑奕维中考分数很差,最后只上了普高里最臭名昭著的亿德,班上再也没有几个能让他有落差感的尖子生了。

但他也失去了好好学习的所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