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地下水没有就没有了,有地方歇息总比在大太阳下直接烤成人干强。

许多被沙漠击垮的探险家都倒在热射病上,起先是头疼和晕眩,然后是全身无力,呕吐,休克,脏器衰竭,这种感觉就像把一个人从里到外烤熟,一旦核心体温到达危险临界,死亡率极高。

詹妮弗在心底感谢自然之神,三步做两步跑下山,抓紧时间朝大树的方向跋涉。

走过一处堆着小石头的缓坡时,她忽然停住脚步,有了些许发现。

只见在几块石头中间的地面上忽然溅起了一片小小的沙子,仿佛有什么东西受到惊吓正在匆忙逃窜。它的速度很快,在沙地里像泳池里一样来去自如,可惜沙子终究不是水面,不会自动弥合痕迹,使得这只小动物留下了一道长长的明显的“脚印”。

登山杖飞快地朝它游动的方向一挑,整个沙面被掀开,露出了底下的身影——一条小型蜥蜴。

它通体呈流线型,肚皮发白,背皮橘黄,上面还有一道道黑色的斑纹。被打翻在地后,这条蜥蜴灵巧地在原地一扭,全身拱动,又想钻到地底下去,结果再次遭到人类无情的蹂躏。

詹妮弗敏捷地朝前飞扑,双手深深插入地面,自下而上地捧起一大把沙子。蜥蜴在她掌心疯狂挣扎,却丝毫不得法,没有任何逃脱的退路。等它挣扎的劲道稍歇后,詹妮弗才松开指缝抖干净沙子,展示给近景四号机看。

是条石龙子。

这种蜥蜴遍布世界各地,并且根据环境不同衍生出了无数个形态各异的种类。她手上的这种叫沙石龙子,又叫雷鱼游蜥,名字听起来挺酷,实际上也很酷。它们生活在干旱的沙地中,平常居住在自己挖的洞穴里,以昆虫为食,能忍受高温,甚至喜欢晒太阳。

沙石龙子和同为石龙子的其他亲戚不同,很少在地表爬行,而是在沙子内部游动。因为它们逃窜的速度很快,以往在沙漠中除了部分食肉猛禽和蛇类,几乎没有太多天敌,可惜这一只就栽在了人类手上。

詹妮弗两只手指捏着它,啧啧称奇。

这可真是位可亲可敬的“老朋友”。

在荒岛上时她就吃过数不胜数的石龙子,那会儿有条件的时候都是烤熟了吃,现在最好也这么办。大沙漠甚至都不需要火堆,只要等到日上三竿,往沙面上丢个鸡蛋,不出几分钟就能煎成真正的“太阳蛋”。要是把一条抽肠扒皮的蜥蜴摊铺在沙地里,做个天然BBQ也只是时间问题。

加热有加热的好处,可以很大程度地杀死一些讨厌的细菌和寄生虫;但也有坏处,沙漠中本来就缺水,蚊子再小也是肉。

权衡利弊,詹妮弗最终还是决定晒熟再吃。

她的确很缺水,但在高温持续威胁体内环境的时候,她最不需要其他因素打破这种平衡。

于是当屏幕前的观众们开始进行灵魂发问——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的时候,詹妮弗抽出户外刀,把这条挣扎不休的小型蜥蜴按在地上,手起刀落,干净利索,一下子就切掉了它的脑袋。旋即用力地从尾巴尖到脖子一撸,把内脏通通挤了出来,单独放置。

提着这顿午餐,顶着越发猛烈的日晒,詹妮弗继续朝树荫地走去,全然不知前方有什么危机在等待着她。

第48章

沙漠中的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

撒哈拉银蚁是世界上最耐热的昆虫, 它们能用身体顶部和侧面形状独特的毛发建立一个抗反射层,将身体的热量释放到空气中去,保持体内温度比周围的环境温度低10-20℃。其他动物如沙蜥、跳鼠、野骆驼和弓角羚羊则和淡水较劲, 它们对水的需求从几周到几年, 而弓角羚羊据说可以一生都不喝水。

以上这些是会让人类游客赞一声“哇哦”的动物,但在撒哈拉,还有更多会让人类游客高声尖叫的动物。

比如被命名为“死亡追踪者”的毒蝎,只要被它的尾巴攻击一次, 成年人不死也要面对瘫痪的风险;比如沙漠巨蜥,它们不仅是体格庞大的猎手, 唾液中的毒液还能在几秒钟内使猎物丧失反抗能力;再比如——詹妮弗现在正在面对的东西。

金合欢树的树荫是个“生命绿洲”, 可惜在走近后才发现,它已经有主了。

一条响尾蛇正盘踞在树根脚下的石堆边,全身棕灰色,表皮上还有菱形的黑色斑纹。它的尾巴上套着数层的角质环,现在正以极高的频率摆动, 发出响亮的警告声。

世界上大部分的响尾蛇都能从响环上分辨出年龄。当它们还是幼蛇时, 尾巴上没有响环,许多生物往往受到攻击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走进了响尾蛇的领地。等蛇年纪渐长,每次脱皮都会长出一个新的响环,一环接着一环, 能够发出越发响亮的振动声。所有响尾蛇里只有圣卡塔里纳岛响尾蛇除外,这种蛇每次脱皮都会失去一个响环,简直像是在跟其他亲戚们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