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时后,唐准在会议室把玩着手机,外面就响起一声呼喊,听出来是王希民几个院士的声音,唐准身子一闪就消失了。

几个国宝级又让人很难不去尊重的老人家,惹不起,他躲得起。

片刻后,等几个院士离去,费立群又古怪的走进了会议室,唐准也重新出现。

“怎么?他们不是看异术功法正沉迷么,还有心思来找我?”

唐准问了一声,费立群倒没在意为什么王希民等院士闯进来一次却没见到人这样小的事,而是苦笑道,“几个人又吵起来了,尤其是孙光良、王希民两个精通电磁电力的物理学家,观看了雷系功法在理念上产生了争吵,找你来评理。”

“或许也有请教的意思?我听他们的意思,孙光良研究几个小时,说雷暴术给他的启发极大极大,简直是醍醐灌顶,按照这观念两个月就能研究出能用的电磁步枪。”

“王希民院士却说至少三个月,就这么吵起来……”

费立群这话讲出,唐准也愣了,“这么快?”

两个月,三个月,根据雷暴术推导出电磁步枪?太快了吧,当初从雷感术推导出新的雷达技术、以及人体生物电结合普通电流产生更大电能用于日常电器,他已经觉得这些老院士们很强大,很牛。

那也是四五个月时间,就算新的电磁武器诞生,也会是差不多时间或者更久吧。

“我不懂,不过当时照看几个老爷子的姜海波倒是对这些有一定造诣,他或许懂。”费立群说了一句,见到唐准点头后他也立刻叫了姜海波走来。

姜海波是一个三十四五的青年,一进来客气问好后,就主动介绍道,“唐先生,是这样的,电磁武器各国早有研究,最初是1971年澳大利亚就有人研究出电磁发射装置,推动塑料块加速到一秒六公里的高速,冷战期美国星球大战计划里,电磁武器是重中之重,被视为对抗核武的王牌之一,推导试射等都有很成功的案例。”

“大炮是这样,但大炮和便携式步枪完全不同,步枪需要方便,技术难度也更大,咱们国内不是没有研究,已经累积出丰富的经验,有足够底蕴,电磁武器的原理也很简单,电磁力推动子弹前进,类似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理论是很充足的。”

“但实用当中没能推导设计出来,最大原因就是,电机电磁力来源两个方面,一是流过电机线圈的电流大小,二是电机线圈的匝数,为了让电磁步枪子弹达到足够速度,就需要足够动能,总不能每个步枪配备一个大型发电机,战士们背着发电机再抗一个步枪,那画面也太美了,不叫步枪了。”

“如果供电的设备功率不够,动能不足,就需要足够长的线圈匝数用于子弹加速,30kw的电机普通人也可以背起来,但想让这样的电磁步枪达到普通步枪子弹的威力,秒速七八百米的话,就需要几百长的加速线圈枪管……”

“困扰便携式电磁步枪的最大困难,如何不依靠大型发电机,还能让枪管尽量和正常枪支一样那么短,又能达到急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