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进入影视圈的星梦传媒而言,这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开端。

而尽管《追凶》票房成绩排在第三,观众口碑却是高居首位,橡果网82分的评分碾压了前面两位,在圈内圈外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很多人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星梦传媒,投向了《追凶》的导演邵鸿晖,同时也投向了男女主角罗凯和莫蓝。

5月5日晚上,《电影周刊》在其官博上刊载了一篇《追凶》的影评。

“这是一部值得坐下来仔细观看的电影,一部认真的、不浮夸的、不矫揉造作的好电影,也堪称是最近三年来,国产电影里面的良心之作……”

这篇影评的作者叫做“摆渡人”,他是《电影周刊》的特邀专栏作者,职业影评人,而且还是国内最高电影奖项——金穗奖的评委团成员之一,在圈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虽然说如今是人人都可以当影评人的时代,职业影评人的影评对普通观众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但是在圈内,像“摆渡人”这样的影评人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电影评奖的风向。

“摆渡人”对《追凶》的评价相当高,甚至用上了“良心之作”的言辞,不单单只是因为这部电影的质量确实过硬,更是因为这几年来国产电影的浮躁让很多电影人忧心忡忡。

居安思危,尽管现在国产电影发展迅猛,几亿、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票房记录被不断打破,形势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其中蕴含的问题不容低估。

大投入大制作,大特效大明星,影视公司和投资商将数以亿计的金钱砸入进去,大手笔购买i资源,高片酬邀请流量明星,在市场上拼命捞快钱。

行业的风气越来越浮躁,没有多少人愿意耐下心来打磨剧本认真拍摄制作,全靠i和流量明星的影响力大肆炒作。

这样的做法收效很快,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但很少有人关注那些失败者,进而忽略了市场潮流里深藏的危险。

一旦主流观众厌弃了这样的模式,说不定行业的寒冬就会陡然降临。

而在跟风的潮流中,《追凶》无疑显得另类。

《追凶》的投资很少,故事又非主流类型的,演员除了两位主演之外,其他的都不是流量明星,并且罗凯和莫蓝都是歌手而不是职业演员。

但是罗凯的表演让人感到“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