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包罗万象,可以让人增长见闻的同时,还能积累知识。
而《小说刊》就不得了了。
与《八卦日刊》《杂论》两家报纸不同,这份报纸一开始并未张贴在各郡县的公告栏上宣传,它的第一期是直接搭着《八卦王》这本杂志对外赠送的。
能买得起《八卦王》这本杂志的,家里基本都是小有余钱的,就算不富裕,挤一挤总是可以存下一些小钱用于消遣。
而这样的客户对《小说刊》而言,是最优质不过的客户群体。
毕竟小说在刊登完结之后,也是可以直接出书的。
与《八卦王》不同,一本小说大多是一个故事,更具有购买和收藏的价值。
而喜欢《八卦王》这本杂志的读者,大多不会拒绝为故事付费。
更何况,报纸上的许多小说都是极优秀的。
而且还是连载状态。
于是除了第一期的免费报纸之外,第二期《小说刊》的销量就直接起来了。
而在报纸销量起来,站稳脚跟之后,赵馨也开始有选择地刊登一些小说了。
比如那些大文豪们笔下那些,震人心魂的故事。
——当然,这些小说都会注明作者身份,赚来的钱也都会投入国家建设,或是各个学校的教育之中,并不会流入赵馨私库。
而这些故事带来的震撼,也是让人难以忘怀的。
这时候的故事,大多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等寓言故事,又或者历史典故,或者神话故事。
而受限于记录工具的影响,这些故事有一个统一的特点——
短小精悍。
每个故事的篇幅,绝对不会超过两百字。
很多故事甚至一句话就说清楚了。
虽然寓意深长,让人读完发人深省,但故事性就难免因为篇幅问题而大打折扣。
这么短的篇幅,也许连最基本的开篇、发展、**、结尾的流程都走不完,又怎能称作精彩呢?
而小说刊上刊登的故事,不但都是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书写,连故事篇幅与情节发展都有了堪称飞速的“进步”,直接将所有人从清粥小菜的餐桌上拉到了满汉全席的盛宴。
许多人为此痴迷。
痴迷之后,难免随着故事中人物的嬉笑怒骂而引动自己的喜怒哀乐,进而从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人物身上,看到一些作者想要传达出来的思想。
这中传达方式是缓慢的,是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但也是非常有效的。
至少比起那些文人简单粗暴且毫无章法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塞进别人脑袋,要来得行之有效。
几乎是在那些文人发布一中言论之后,赵馨便会挑出具有针对性的小说在报纸上回应,对方若是换种说法,她在下一期报纸上便跟着换一个故事……
时间久了,小说刊是越来越火了,那份报纸的老板也及时止损,再也没刊登那些激进言论。
赵馨这才放弃了针对。
之后除了挑选前世大佬们的小说发布外,也开始培养属于这个世界的真·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