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你怎的这样快就开始写了?先生出的题我都未曾琢磨。”
邵砚山持笔未停:“既可以开始着手,便没理由后延。”
身旁的人看着那洒脱自成一派形体的行楷,微微叹气,拿出宣纸笔墨,一边研墨一边想着试题课业。
同样是人,他们渝林书院的邵头名做事效率就如此之高,别人还在苦思冥想,他已经差不多要完成了文章。
早课后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绝大部分人都忙着准备下一堂课,要不就是在休息温书,谁成想就有人已经做完了所有。
做完了文章,邵砚山把纸笔放在一旁。
袁述清讶异:“这是写完了?”
他点头。
“佩服佩服!不愧是书院头名邵子安,果然名不虚传!”袁述清双手作揖,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邵砚山抬眸看他,眉目平静:“看书罢,你文章起手破题,时常被先生指责,需得再下些功夫才行。”
说起这个,袁述清也是满脸苦恼。他已经几次因破题不好,被先生耳提面命,然即便是这样这个弱项也难以提升。并不是人人都能像邵子安那样,能把四书五经烂于腹中,制艺提笔就来。
偏生这邵子安还是书院之中最年轻的学子。
人比人气死人。
正当袁述清烦困纳闷时,书院门房突然过来。
“邵学子,有人寻你。”
袁述清侧头看向门房,笑容清咧:“莫不又是那位李姑娘不成?”
邵砚山眉心皱起:“是何人?”
“这我也不认识,但那姑娘自称是你阿姐。”
“林初月……”他轻声,眉头一松,“她现在在哪?”
门房伸手往窗外一指:“在回廊那儿等着呢。”
邵砚山颔首,把桌上的东西规整到一边,便要过去。
“不是吧,子安,你这就走了?”袁述清颓丧极了,他这才刚想好起手破题,正想问问他们邵头名的意见。
邵砚山步履稳健,径直走向回廊。
他刚从甬道走过来就看见那坐在石桌上的女子,她双手撑腮,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影壁后的花簇。
“林初月。”
邵砚山唤了她一声,她竟一点反应都没有。
唇瓣不自觉抿起,邵砚山伸手挡在林初月眼前。
林初月还看着前面那一大团能在冬日盛开的花,稀奇极了,突然不查,眼前就晃过来一只手。手指修长,指骨清晰,手掌宽大而白皙。
她侧抬头看向手的主人。
“阿砚!”咧着唇,她眼睛笑的像是一弯月芽儿。
邵砚山脸色稍霁,收回了手,视线偏开:“那是山茶花,书院山长嫁接来的,在我们这已经种了许久,耐寒,冬日里盛放不稀奇。”
“这样啊!”林初月恍然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