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丫鬟便端着朱红金漆的托盘上来,托盘中间摆着一方花团锦簇红盖袱。
林初月侧眸看那盖袱,心口跳的忽而加快。
看出了林初月的紧张, 那嬷嬷轻轻拍了拍她的双肩宽慰道:“小姐不必紧张,李儿和朱儿都会在旁边陪着你,我也在呢。”
她轻轻点头。
嬷嬷早早的就与她说过,这婚嫁礼节繁琐,兴许得大半天都吃不上东西,所以起来就让人给她备上了几块去了核甜枣,用布袋装着笼在袖中,若是饿了便取出一颗吃。
那布袋便藏在她袖中,她悄悄攥着。
朱红色的锦缎盖袱盖上之后,林初月再看不见眼前的景象,只能低头看见自己的衣裳裙摆。
这种陌生的感觉,又让她心中有几分恍然。
嬷嬷在一旁,轻轻握了握她的手。
“小姐,前头热闹起来了,迎亲的队伍该是进来了。”
林初月下意识就要抬头出去看,但她忘记了自己,这样子是什么都看不到的。她垂着头笑了笑,听着愈发接近的鼓乐吹奏声,轻轻吐出了一口气。
“将军已经出门迎接姑爷了,姑爷马上就进来了。”
林初月低声道了句好。
没过多久,林初月也被引出了屋门。
她跟着侍女一路走到了主屋的大堂之上,虽说看不见,但林初月能察觉得到周围又人,且数量不少,她有些紧张,下意识就攥紧了袖子。
站定后,林初月直立面前的人。
听后一旁赞者的唱引,她朝林朗福身拜了四次。
每一次林初月都拜得很慢,她生怕头上的翟冠由于她动作太快而滑落。
礼毕,她行至林朗身前。
按照这时的规矩来说,她应听林朗的训诫。
“阿月,”林朗声音有些哽咽,“去了那边,好好与他相处,若是想我亦可归来。”
明明是喜庆的日子,林朗却红了眼角。
他缺席了林初月十几年来的成长,却也能有机会亲自把她送离自己。
不舍、难过却又庆幸。
“阿月从命,谨遵爹爹教诲。”
林朗扬眉大笑连声道好,眼底的湿意被他压了回去。
林初月母亲已去,所以此刻就只有父亲的教诲。
随即,她跟着赞礼的唱引,朝着林朗再拜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