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岁那年登基,他就失去了汗阿玛。幼时,他内心中对汗阿玛怀着极为复杂的情绪,孺慕、期盼、怨恨、不解都有。作为一个孩子,康熙自然希望能够得到来自父亲的关注,可惜,他的愿望,从来就没有实现过。
康熙不明白,为什么汗阿玛能够为了一个女人,而漠视所有的子嗣,说出董鄂氏所生的儿子是他第一子这种话。在那个女人因病去世之后,彻底的失去了所有的兴味,一度想要出家,在出家未果后,心如死灰,最终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应对前朝那些如豺狼一般的大臣们,以及虎视眈眈的外敌。
顺治第一次正视他,大约还是在患病之时,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将他们兄弟叫到病床前,询问他们各自的志向时。那时候,兄长福全说,他无心为帝,只想做一个贤王,辅佐未来的皇帝。玄烨说,他愿意为帝,给大清带来一个海晏河清的繁华盛世。
顺治听了这话,久病的面容上闪现出一抹奇异的光芒。他伸出手,拍了拍玄烨的头,第一次用带着温情的声音对他说:“玄烨小小年纪,就有此志向,未来的成就,定然会超过为父。”
康熙想,他当然会超过他的汗阿玛,他才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要死要活。一直以来,在康熙的眼中,顺治是一个不负责任的阿玛,一个任性的君王。但直到此刻,他看到了顺治眼中的光芒,他才意识到,也许,他的阿玛,曾经也是有着宏图大志的。
只是,这宏图大志,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消磨掉了。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顺治疲惫的眼中既有隐隐的解脱感及即将与董鄂氏重逢的喜悦感,也有一些淡淡的遗憾。
那时候,幼小的玄烨还无法完全读懂这复杂的情绪,他只是想,他会向他的汗阿玛证明,选择他作为继承人,是汗阿玛一生之中所作出的,最正确的抉择。
如今,康熙平定了在顺治时期就躁动的三藩,收复了T湾,又有了一个聪颖的继承人,以及一个身负国运出生的闺女。
他引以为傲。
……
祭陵是一件庄严肃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