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除了和秦砚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外,此刻都一脸看好戏的表情,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喝倒彩,唏嘘声不断。
何建华知道这件事情已经彻底脱离了他的控制,如果今天强行制止曹飞鸿的话,那秦砚抄袭的传闻就会彻底坐实。
甚至他想亲自阐述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遭到了班上学生们的制止,他只能选择让曹飞鸿上台。
曹飞鸿倒是没有丝毫的怯场,他走到讲台上,先是从自己手中的资料堆里抽出一组照片说道:
“秦砚,这是你上一期摄影课提交的课程作业对吧?”
秦砚点了点头说道:“是的。”
作为一名导演,有两个最基本的能力,一是要讲好一个故事,二是要把这个故事呈现在镜头之下。
这就要求了导演起码要具备基本的画面审美水平,尤其是摄像审美。如何利用光线、如何寻找角度、如何进行构图、如何进行色彩搭配,这些都是一名导演的基本功。
上学期的专业课中便有摄影课,而课程的期末作业,便是要求学生们拍摄一组照片,作为最后考试成绩。
而这一组照片正是秦砚当时交上去的期末作业,受到了当时任课老师的赞叹。
照片拍摄的就是平影的景色,每一张照片的景色结构、光线效果都已经算得上十分优秀了,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组连贯的照片。
秦砚当初在平影最高的办公大楼天台上,环视整个校园,将360°的景色全部囊括其中。
所有照片都拍摄于黄昏时刻,北方的秋天本就天高云阔,太阳落山的时候西方还是红霞璀璨,而东边则已经月牙初上。
在拍摄的过程中,秦砚运用了很多景深、曝光、对比的技巧。以及后期洗照片的时候,通过控制感光物质的方式让每一组照片之间过渡十分流畅,将所有照片摆放在一起,黄昏时刻天空的割裂感被完整铺开在眼前。
这才是最精妙的地方,将光线的连贯性被展现地淋漓尽致,这一组照片被命名为《黄昏》。
因为任课老师过于喜欢这一组照片,所以直接在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对整组照片的构图立意、拍摄技巧进行了讲解,全班同学都知道这是秦砚的作品。
而且这组照片的拍摄花费了秦砚不少时间,虽然秦砚一开始就已经完成了空间构图,但是光线、云彩、星辰完全无法控制。为了拍摄出自己满意的黄昏,秦砚在天台上守了大半个月。
学校规定不允许学生上天台,秦砚还专门写了申请,这件事大家都很清楚。可以说这一组照片,是在所有人的关注下诞生的,怎么可能是抄袭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