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DV拍摄作品,人都是在对着镜头说话。在观看DV摄像作品的时候,观众会有一种“画面中的人是一直盯着镜头”的感觉。

因为日常使用dv记录生活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在对着镜头说话,这才是一个人真实的反应。如果完全忽略dv镜头,那才是违和之处。

这些在胶片电影中绝对不能容忍的低级错误,会让观众感叹“哦,原来他们真的是在用DV记录自己的生活”。

谢北杨作为演员,尚且青涩。不过在《古宅》中,秦砚不用再刻意去纠正谢北杨,甚至反过来把这一劣势变成了优势。

虽然第一幕戏一次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古宅》接下来不要以为拍摄工作就很简单。

秦砚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他们是学生,平时白天还得上课,没有办法向专业剧组一样驻扎在片场,连续不断的拍摄。

拍电影本来就讲究情绪的投入与连贯性。拍两天、休息五天,哪怕是秦砚也没有办法保证电影的连贯性。但偏偏他们最集中、最空闲的时间也就只有周末。

所以秦砚要求每天上完课之后,只要没有别的事情,所有人来到四合院进行拍摄,而且还要在四合院内过夜,第二天再回去上课,让众人一直保持一种工作的状态。

虽然秦砚负责了所有的打车费用,四合院也能满足日常起居,但依然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

这四合院可没有暖气,长时间没人住,还得自己烧炕。虽然谢北杨和刘正文都是北方人,但他们还真不会这项技能,只能四个男生摸索着解锁。

洗漱、吃饭同样也很麻烦。四合院的水管改造差强人意,经常出现水管冻结的情况。

奚芊芊还得一个人睡一个屋。哪怕是奚芊芊这么强大的心脏,依然会觉害怕到彻夜失眠。

可是没有一个人抱怨,因为没人把拍电影当做游戏。

还好《古宅》的故事限定在四合院内,基本没有外景拍摄,不需要到处奔波,减少了很多工作量。

在秦砚做前期准备的时候,他就已经把每一幕都绘制了分镜图。每一张分镜图上都有角色所处的位置、光源方向、背后大概布景等。

分镜图很常见,但很少有导演会像秦砚这样详细,并且每一幕都绘制。

首先,画图太耗精力,哪怕分镜图只是潦草绘制,每一页分至少也需要十多分钟。这本上百页的分镜图,花了他数十个小时。

其次分镜图只是可遇不可求的理想情况。一旦开始拍摄,会出现很多未曾预料的变化。

比如说明明想要拍摄晴朗天空的强光画面,但是由于天气问题,整个光线不足,又要立刻进行修改。

还好《古宅》可以极大的避免这些问题,因为绝大部分的戏份全部发生在四合院中。

秦砚之前创作剧本和分镜图那半个月,一个人住在四合院中内,从早到晚、风雨不断。他已经对四合院的每一处布景、每一处光线反射都已经了然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