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怪味豆、千度、水滴视频都是秦砚产业的布局,而他所做的这一切行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秦砚以后更好的拍电影罢了。

秦砚现在所有的布局,别说局外人,就连知道这一切的谢北杨都觉得秦砚如同一个高深莫测的国手,每一招都如同羚羊挂角、无处可寻。

只有真正当它们逐渐显现出各自的作用,人们才会知道这些产业布局之间的联系有多么的精妙。

然而这个未来改变了华国电影市场格局的男人,刚刚掏出钥匙,回到家中。

最近秦砚沉迷于剪辑,不可自拔。别人觉得苦难、复杂的剪辑工作,在秦砚看来充满了乐趣。

明明是一样素材,不同的剪辑方式却能够呈现完全不同的故事。在秦砚看来,剪辑就像是在堆积木,如何构建出最完美的建筑,这个过程是在太让秦砚着迷了。

而且按照他以前的个性恐怕就直接在剪辑室过夜了,但现在秦砚毕竟是有同居室友的人,在谢北杨的坚持下,秦砚晚上必须回家休息,不然哪天猝死了都没人知道。

现在已经就点过了,街道上早就漆黑一片。

这还是因为谢北杨早就和他约定好,一定会回来吃晚饭,他才提前结束了工作。

“你回来了。家政阿姨已经先回家了。你等等,我先去给你热饭。”

秦砚很难解释,当推开门谢北杨起身笑着和他说话,同时看着桌上还有饭菜的那一瞬间,他内心的冲击有多么强烈。

他佯装无事,来到客厅之中。

谢北杨刚刚按下的DVD暂停键,电视屏幕正在播放1996年的著名电影《一级恐惧》。

这段时间秦砚后期工作,谢北杨也没有闲着,他继续恶补电影。

而且谢北杨可不是单纯的欣赏电影带来的娱乐,而是在不断的学习。

一边看电影,一边记录着各种心得和体会,现在茶几上就摆放着谢北杨的钢笔和笔记本。

“秦砚,你帮我看看今天的笔记。”谢北杨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秦砚熟练翻开谢北杨的笔记本,完全不用逐页翻开,他很清楚这一本笔记已经记录到多少页了。

只不过感受着笔记本熟悉的触感,秦砚有点恍惚。

之前谢北杨准备开始做笔记,他专门去挑选笔记本和钢笔。按谢北杨的话说,这回事他一辈子的宝藏,当然得找了一个好点的笔记本保存。

在五花八门的笔记本中,谢北杨选择了和秦砚一模一样的款式。

当初谢北杨刚刚接触电影的时候,秦砚曾经借过自己的私人笔记,给谢北杨学习参考。

很难形容秦砚密密麻麻、满满当当的几十个笔记本给谢北杨带来的震撼。从此在谢北杨心中,秦砚逐渐成为了严谨、认真的代名词。